涟漪的祖母也是性情中人,虽然已经年岁已长,但是满头的白发梳得整齐,看起来精神抖擞。
她摆了摆手,又道:“涟漪一天到晚念叨着你,现在总算是见着啦!”
朝歌抿了抿薄唇,没有说话。
不过多时,两个人便出了屋内。
许是多年未见,齐涟漪也脱去了从前的稚嫩,身着一件水蓝色的华服,外面披着一件白色的狐裘,她的一双眼睛又大又亮,还是和之前走的时候一样。
“最近过的怎么样?”朝歌扭头,看着她,眼里带着笑,两个人一块走到了一处亭子里坐下。
冬日里梅花开的娇艳,又配着一些说不上来的花草,花园中看着也别有生趣。
“还好,虽然很久没有来过了,但是这无景府倒是和往年一样,并没有什么改变。”她说着,又抬头四下望了望。
朝歌也没有多想,毕竟她这种会些奇门暗道的人,走到哪里都喜欢瞧上几眼。
“你也没有走多久,再说了,这每天都是这样,倒也变不了太多。”朝歌说着,便见素衣端着茶水走了过来。
她下意识的将茶水拿起来,放在了齐涟漪的身边。
只见她端起杯子,轻抿了一口茶水,眼中带着笑。
两个人坐在那里,话并不多,只是欣赏着这些景色。
不多时,便见宫中的康福走了过来,身后跟着管家。
无景朝歌下意识地站起身来,眼中带笑,又拱了拱手,“康公公。”
“今日咱家过来,也是因为皇上有谕,要大人进宫一趟……”他说着,脸上又多了几分难色,“这大过年的,咱家这一次过来,多有不便之处,还望大人见谅!”
“都是为皇上办事,倒没什么。”无景朝歌摇了摇头,看着康福,脸上挂着笑,“既然是皇上口谕,那臣便跑一趟吧。”
语落,她转身看着站在那里的齐涟漪,又开口说道,“今日怕是不能够多陪你了,等我回来之后,今天夜里我们好好聚聚。”
毕竟离开京城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相聚,心中也甚是想。
齐涟漪点了点头,又笑着开口,“本来说今日也要进宫面圣的,索性咱们一块儿去吧!”
这样的话自然是好的,无景朝歌也很高兴,点了点头,又看着一旁的素衣,“去备马车过来。”
“是。”素衣恭敬的点了点头,又行了礼,接着又和其他的大人行了礼,这才离开去准备马车。
不多时,两个人便上了马车。
因为走的是官道,路上并不是特别拥挤。
但是今日走亲戚的人比较多,所以不论是哪里,都不是太好走。
一路摇摇晃晃,好在马车里放着暖炉和炭盆,倒显得暖和了一些。
又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才走到皇宫外。
下了马车,又随着康公公一块儿到了御书房内,皇上正在那里批阅奏折,康公公进去请命。
“回皇上,朝歌大人已经到了,涟漪大人也刚好回京复命,您看……”康福嘴本就甜,也比较会说话。
逢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时常跟在皇上的身边,也知道也知道君心难料,平日里说话也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了什么。
“让她们一块进来吧。”临清帝想了想,下意识的开口说道,“想来这些年她们也没有见过多少次面,这次齐涟漪回京城,你说是让她呆在京中呢,还是继续放出去?”
康福一听皇上说的这些话,面上紧了紧,又拱了拱手,“恕奴才愚笨。”
临清帝抿了抿薄唇,又摆了摆手,“问你也是白问,将她们叫进来吧。”
“是。”康福说着,又拱了拱手,这才退了出去。
看着他离开的身影,临清帝神色带着几分孤独。
这些年,身边倒是没有一个能够说话的人。
他身边的臣子,还有自己的儿子女儿,不论在他面前说什么话,都会掂量掂量。
都说是人心否测,世态炎凉!
只见门被打开,无景朝歌和齐涟漪两个人走了进来。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两个人异口同声,规规矩矩的站在那里。
临清帝这才抬起头,朝着她们两个,眼里带着笑,“都起来吧。”
“谢皇上。”两个人起身,双手放在身侧。
御书房内比外头暖和许多,朝歌的身子刚缓过劲来,便听到临清帝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