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唐不良司 > 第146章 文墨露破绽

第146章 文墨露破绽

第146章 文墨露破绽

听着窗外的交谈,郭烨心头灵光一闪,连忙重新在屋子里细细翻找起来。

别说,这一翻,还真让他在屋子角落的一个柜子里,找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线索来。

他倒是并没有找到纸张,也没有找到文房四宝中的其他三样。

但却在柜子角上找到了一个箕斗形的墨痕。

箕斗砚?郭烨虽不是太通文墨,也知箕斗砚是如今市面上比较流行的砚台形制。而且以这墨痕来看,深深浅浅好几层,用手擦而不去,绝不是一日留下的。

看着这日久生成的墨痕,郭烨的眉头不禁拧成了一个“川”字。

刚进门的时候,他就闻到空气中仿佛有淡淡的墨香,一开始他还有以为自己闻错了,毕竟这间屋子只是个小侍女的家,并非什么书香门第。

如今看来,还是一户风雅的侍女啊!

只是人已离开,墨香却久久不散,是不是可以说明这家子习文弄墨时日已久,且直至离开前几日怕是都有动过笔墨。

郭烨这样想着,出了门走到那老妪身边,问道,“老太,请问这家给你的纸,还有吗?能否让我等一观?”

“有。看看是可以,不过莫要带走啊,老身家的小儿进学不易,没了这些纸,要花不少钱哩!”老妪絮絮叨叨地说道。

“放心吧,老人家。”

纪青璇虽不明白郭烨为何突然要看一看那纸,却也很配合的掏出一把铜钱,塞在这老妪手中道,“若是需要将纸带走,这些便算是我们买纸的钱,若是不带走,这钱和纸也都归你,本尉绝不收回。”

老妪掂了掂手中铜钱,这才放下心来,咧开嘴笑道,“那你们跟我来吧。”

跟随着老妪,郭烨一行人进入到了她的家中,和寒萼家中清新中带着墨香的味道不同,在这户人家中,郭烨才真正感受到了市井人家的烟火气,不好闻,但这才是洛阳街市中真实的味道。

老妪把郭烨等人带进了进门西边的一间小屋,屋内除却一条案几和一个柜子外再无其他家具,不过也不难看出这屋子是老妪家的小儿读书用的,案几上放着文房四宝和几册书籍。郭烨等人一进屋,那老妪便让他们稍等,自去取那些纸。

郭烨还在环顾四周,却见纪青璇突然在案几前蹲了下来,突然伸出一只手指,在砚心上按了一会儿再松开。

“端砚!”纪青璇皱眉道。

郭烨、陆广白闻言也都急急上前。

陆广白也与纪青璇一样,用一根手指,在砚心上按了一下,而后松开,只见漆黑的底色上,浮现出一团墨绿的湿痕,渐渐晕染开来。

“的确是端砚。”陆广白道。

以纪青璇的见识和陆广白的学识,他们俩说这是端砚,那这定是端砚无疑了。

端砚乃是著名的四大砚台之一,郭烨虽然涉猎不深,但也是知道的。

这种砚台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这种砚台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更重要的是,若是品质上佳的端砚,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只要用手按其砚心,就会像眼前这一方一样,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不过与端砚品相相配的是,它的价值同样不菲。据说官场上不少官员行贿索贿时收送的贿赂,就是端砚,其价值可见一斑。一个小小百姓之家,连纸都买不起,如何会有这样一方砚台?

这时郭烨又将目光锁定在了砚台旁的墨块上,只见那墨块宽一寸,长三寸有余,被油纸包得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旁,一看就是精心保存起来的。

纪青璇出身徐府或者不了解,但是郭烨却是知道的,穷人买墨,大多会买粉末状的或是碎片状的小墨块,这种小墨块用起来虽然不方便,但是胜在价格便宜,研磨后的效果也与完整的墨块差别不太大。

如今这呈现在眼前的物件,无一不是奢侈之物,怎会是这普通百姓之家的书生用得的。

“几位官爷,你们看,这就是隔壁小娘子的阿娘拿给老身的纸。”老妪拿出一摞纸,呈送到郭烨等人面前。

郭烨接过来随意翻看了一下,却见那纸呈土黄色,且纸质半透明。

“这是什么纸?”郭烨疑惑道。

“硬黄纸,用来写经和摹写古帖用的。所以纸质通透。”纪青璇道。

郭烨与文房这一道并不精通,扫了一眼后就又转手递给了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