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大人
跟武进不欢而散后,孟宛清亦没了念书的心思,她将郑清那件斗篷还给他后抬眸看了眼乌蒙蒙的夜色,犹豫几分,还是出了书院。
虽已到了二月间,夜里依旧寒凉。
只怪她自己带的衣裳大多轻薄,图个方便,却也冻的够呛。
“阿嚏……”每走一会儿都会控制不住的打个喷嚏,好在晚上街中人少,并未引来太多注目。
“客官,吃酒吗?”
“小哥儿,来几杯茶吧。”
沿途酒楼茶肆的店小二看见她纷纷热情的招呼邀请,孟宛清只是微笑,她自己亦不知自己要去向何处。
这万丈深渊,走下去是不是也会前程万里?
她尚未步入波诡云谲的朝堂中,却已陷入泥泞,前有二皇子的事牵扯不清,后有武进仗势逼人不怀好意。
而她归一的归宿……孟府,更是沼泽深潭,危机四伏。
她之所以没处理林月娘便是太过了解孟士宏的为人了,便是没有林月娘,他亦会很快再找一个新的“林月娘”。
就像新进门的贺姨娘……
有些事,知己知彼,总是好些的。
她现在实在腾不出手去处理那些后院的勾心斗角,就像此际,她离开呆了小半月的书院不过是想一个人静静。
若问她想去哪儿,她自己也不知道。
长安街西南角,坐落在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之中。
白日里商铺林立,鳞次栉比,放眼望去尽是绸缎铺、当铺、客栈、酒楼、面馆、茶肆和胭脂水粉店等等,其间还有不少支在长街两旁的摊子。
这些摊子大多是卖些吃食,譬如煎白肠、皂儿糕、粉羹、馓子等,常常围满闻香而来的食客。
到了夜间,摊贩叫卖的便是馄饨、饺子跟阳春面等汤食。
春寒料峭的,来一碗热乎乎的汤食也不错,暖暖身子,煨贴。
孟宛清也不知道自己走着走着怎么走到这儿来了,熟悉的转角,长巷,门楼跟牌坊。借着挂在馄饨摊的红灯笼望去,便是那座轩宇端耀的门庭。
镇江王府。
即便是到了夜里,这儿也是车马不停,光她驻足的功夫已经有七八辆马车经过停下,拿着礼盒却请柬的人管事笑眯眯的将东西递给看门的小厮,还不忘打点一二。
“驾驾……”
那些车马经过她身侧旁,刮起阵阵凉风。
她冷不丁一个机灵。
“这位少年郎,要不要来我们馄饨摊吃碗热乎乎的馄饨暖暖身子啊。”卖馄饨人小贩热情招喊道,手里还忙不迭在包着馄饨。
孟宛清出了会儿神才摇摇头,“谢谢,我不饿。”
说着,她又朝那座白墙黑瓦的府邸望去。
该不该去找四叔……呢?
她很想告诉他,她心头的焦虑跟不安,怀疑跟猜测,如果是他,他会怎么做呢?在警觉自己可能坠入别人设下的陷阱里,而这个陷阱像个定时炸药一般,在未来的某一天随时随地会爆炸开。
届时,她定万劫不复!
“你瞧,那个小少年是去镇江王府的么?”小贩见她走了,好奇的跟身旁的熟客道。
“谁知道呢?不过瞧那少年心事重重倒像是想找人帮忙的样子。”
他们的议论统统被没走多远的孟宛清听进耳里。
是么?
她看上去像是有什么麻烦急于寻求帮肋的人么?原本已经快走到王府门口的孟宛清脚下步伐不经变得犹豫、迟疑。
寒夜里,朔风阵阵,将她衣袍都吹起,更显得形单影只。
那张秀白的面颊覆了阴影,眸色不明。
“大人,您觉得那几位皇子殿下会来么?”临街的茶肆,二楼靠窗处,黎平站在那儿眺望自家王府方向。
方才行经的车马他都一一看在眼里。
董川听了他的话,大口嚼着盘中牛肉,说话间唾沫横飞,“管他娘的来不来!来或不来,咱们大人也不会偏向哪一位,保持中立就是了。”
他虽是个大老粗,看事看物却明白得很。
今日太后萧若秋召了内阁几位阁老入宫,跟他们透露想要封赵景行为摄政王一事,一时震动朝野。
赵景行本就掌管兵权,位高权重,若是再封作摄政王岂非势倾朝野令人忌惮?
尽管这道懿旨还未下来可赵府的门槛却是险叫朝中想要巴结的官员给踏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