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德风,小民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凡是阅览过后的大人面上无不带着惊艳惜才之色,便是张伯迁都格外多瞧了孙正几眼,一直到试卷递到宋贤手中时,诸位大人对这位孙正已从最刚开始的中立到偏向他的态度了。
有此才学,何人不惜?
“来人……”王拱正要吩咐下去搜卷,一张一张的对比着找,旁边却传来宋贤的声音。
“不必找了,卷子,在我手中。”
在他手中?
众人一时赫然,纷纷朝他望去,只见他手中不知何时多了张考卷,然后将方才孙正交上去的那张对比在一块并列排放。
这两张考卷除了字迹不大一样,内容是一模一样。
“这张考卷……”王拱凝眉回忆想着自己能不能想出来这考卷是哪位学子的。
张伯迁却是胸口一窒,声音紧了紧,“这考卷上的字,有点眼熟。”他最是擅长圆场处事油滑之人,当下命侍卫将那孙正先带出去,待人都走后才沉声道,“这张考卷,是孟洵的。”
孟洵。
一听到这个名字王拱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是……去年秋闱的那个孟解元?”
正是他。
张伯迁心情当真一个复杂难言,他对“孟洵”的欣赏跟惊艳还记忆犹新,可今日突然发生的事件却令他倍觉吃惊。
吃惊的不光是他,还有当初和他一块儿亲自问考了“孟洵”的傅正咸。
他对着两张考卷连声摆首,“不可能……这……”
一模一样的答案。
孙正的号舍在孟宛清的号舍之前,所以,他不可能先知道孟宛清写了什么,因为他的考卷是先收起来的,而孟宛清却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