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夫长眼见匈奴大军已杀入城中,慌忙喊道:“快去点燃烽火!”说罢,自己拔出军刀又与匈奴战在一处。
“诺!”一名汉军忙转身跑向烽火台,他纵身跃上高台,举起火把一把点燃烽火。
烽火点燃,号角齐鸣,远处的多个隘口迅速得到了敌军来犯消息,忙紧跟着点燃烽火,一时之间,万里长城上尽是点点烽火,滚滚狼烟。
汉军长出一口气,他刚一抬起头,一把弯刀已经指在了他的眼前。
“这就是你们汉人的烽火信号?明天一早你们的皇帝就会得到消息?”冒顿举着弯刀笑道:“干得好啊。”
洛阳,旧周皇城。
早朝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最近这些年刘邦额头上的白发也已经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大,使得他最近早朝总是会犯困。他眼见下面的臣工们已经无事可奏了,便打了个哈欠道:“诸位都没事了吧?没事了就散朝吧,朕困了。”
“马邑郡八百里告急!马邑郡八百里告急!”只见一面羽林手举竹简向这边跑来,北宫门前的羽林忙接过竹简转身走进朝堂,双手举起竹简道:“启奏陛下,马邑郡八百里告急!”
“快点拿来!”刘邦忙喊道。内侍忙上前接过竹简双手递给刘邦。刘邦展开竹简,上面写道:臣韩王王信万死来报,十一月初八夜,匈奴骑军突犯马邑,情况极其危急,韩国之军已抵挡不住,望天子速速派兵援助。
刘邦将竹简放下,眉头紧紧缩成一团。
众臣一时不知何事,忙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咳咳咳”萧何重重咳嗽了几声,众臣忙停止议论,目光集聚在萧何身上。萧何站起身走出来道:“陛下,不知马邑郡所报何事?”
“匈奴居然趁夜色跃过了长城!”刘邦将竹简扔下去接着说道:“这两年,他们先是吞并了东胡,而后又收复了多少地盘,朕一直没有理会他们,没想到这些蛮子竟然敢犯我国土!”说着,刘邦忙问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萧何忙回道:“十一月十八。”
刘邦重重一捶桌案道:“那份急件是十一月初八发来的,现在已经过了十天朕才看到!十天啊,不知这十天又要发生多少事。”说着,刘邦抬起头道:“马上从北军中集结队伍,朕亲自率领,发兵马邑!”
“陛下万万不可!”
只见郎中刘敬跑出班部从道:“陛下欲兴师征伐匈奴,臣认为此举万万不可!”众臣的目光马上又集中在刘敬身上,刘敬作为一个郎中,还是一个刚刚从军侯提拔上来的郎中,在这样的军国大事上郎中一向是没有什么资格可以说话的。
刘邦的脸色一下阴沉下来:“为何不可?”
刘敬忙拱手道:“臣在临淄做军侯时,曾到过匈奴草原,对匈奴有稍许了解,匈奴人与我汉人不同。”
刘邦不耐烦道:“朕知道!一群草原上的蛮子,不同礼仪,不同教化,每日靠饮血食肉为生。他们难道可比项羽么?项羽朕尚且能击败,小小夷狄何足论之?”
刘敬抬头看向刘邦,一脸肃然道:“陛下,匈奴人各各精于马术,单着一点,便是我们汉人比不上的,我们的步军在匈奴甲骑的面前,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优势。况且……况且我大汉刚刚立国,百业尚未复苏,此时大举征讨……”
还不待刘敬说完,刘邦一声怒喝:“你一个小小的郎中,我大军还未发,你怎敢出言乱我军心?来人啊!”门外的羽林忙跑进来,刘邦一指刘敬:“将此乱言之人给我拿下!”
羽林忙上前押住刘敬,刘敬不知道眼前的皇帝为什么今日变得如此易怒,与当初自己论迁都时的皇帝判若两人。羽林上前架起刘敬向宫外拖去,刘敬大喊道:“陛下一意孤行,莽撞进军,到时悔之晚矣!”
刘邦一脚踢倒桌子,众臣吓得忙低下头来。刘邦指着宫外喝道:“将刘敬给我囚起来!待朕得胜归来之日,便将他明正典刑,拉出去问斩!”
汉国土,韩地,马邑。
马邑郡早已被匈奴大军围的水泄不通。守城汉军已经顽强抵抗了半个月了,他们的弓弩箭矢早已耗尽,城中已经断粮多日了。
王宫内,韩王王信正立在屋檐下,焦急的等待着朝廷的救兵。自马邑断粮之后,每天王信除了上城墙督战,就是立在门外焦急的等待援军,可是每每都是以失望告终,他不时的也会咒骂,这些援军都该斩首!朝廷是没看到我的急件?还是援军进军迟缓?马邑这个边郡到底还能再顽抗多久……
“王大人。”副将韩喜走进来道。
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