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周勃夏侯婴二人忙上前扶起刘邦,刘邦忙朝内侍说道:“快!去拿朕朝会正装!快去,朕要穿正装!”
内侍忙取来正装,刘邦急忙穿上,也不要众人搀扶,急忙跑出未央宫看去,只见一个满鬓斑白,身体消瘦的老人正在烈日之下踏着一级级台阶,一步步向未央宫上走来。刘邦的眼眶湿润了,他忙朝身边的内侍喊道:“还不快去把留侯大人扶上来!”
内侍忙跑下去,扶着张良,一步步走上来。刘邦忙上前迎住,望着张良那消瘦的脸庞,晦暗的面色,满面的皱纹,刘邦不由哽咽了:“子房,你这是干什么啊。”
张良喘着粗气,想要行跪拜之礼,刘邦慌忙扶住:“子房,子房,你我之间不是君臣,咱们是兄弟。”
望着同样苍老了的刘邦,张良老泪纵横,嘴唇干的毫无血色:“陛下,这些年来汉国如汹海浮舟一般,臣病的不是时候啊。”
刘邦忙忍住泪水说道:“子房,不说这些。走,咱们进宫去说。”
内侍上前扶着张良走入未央宫,张良身体瘦弱,只好斜靠着柱子坐着,刘邦望着张良憔悴的脸色说道:“子房,你都病成这样了,还来长安做什么啊。”
张良喘着粗气,看着刘邦慢慢地说道:“臣听闻陛下要亲征英布……臣如果再不来,只怕臣就等不到陛下凯旋归来的那一天了。”说着,张良长叹一口气道:“我张良本就是个落魄的贵族,博浪沙刺杀暴秦不成,不得已而流亡天下,若不是陛下,臣也成不了如此丰功伟业……如今陛下也已经是六十一岁的老人了,还要亲征叛军。臣怎能依旧坐视不理呢。”
刘邦叹了口气道:“子房啊,你知道么,朕这些年是真想你啊。你不在朝,出了什么事朕都觉得心慌。而你在,出了什么事朕都觉得心里踏实,用不着去惊慌。这次英布势力如此浩大,朕又手足无措了。”
张良微微笑了,尽管这个曾经的智囊现在已是头发尽白,满脸皱纹的老人了,但这微微的一笑,依旧透出了一丝狡黠与智慧,这微微一笑,让刘邦看了觉得心里很踏实,因为刘邦心里知道,不管敌军势力有多么浩大,只要张良笑了,就一定有破敌的良策。
张良看着刘邦,微微笑道:“那英布共有上中下三策可行,上策是叛军向东攻取吴国,向西攻取楚国,吞并齐国,夺取鲁国,再传一纸檄文,叫燕国和赵国坚守他们的本土,如果英布用了这条上策,那么山东地区就不再归我汉国所有了。”
刘邦恍然大悟,他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若英布当真如此,我汉国危矣。”
张良又接着说道:“这中策是向东攻取吴国,向西攻取楚国,吞并韩国,夺取魏国,一举占有敖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若英布用了这中策,最后到底谁胜谁败就难以预料了。”
刘邦缓缓点头:“若他如此用兵,朝廷不知道要和他打多少年才能平息叛乱啊。”
张良笑道:“不过陛下放心,这上策和中策英布都想不到,就算有人给他提这样的意见,英布也必然不会接受。英布只会走下策。下策就是向东攻取吴国,向西攻取下蔡,然后把劫获的贵重财物搬到越国,自己跑到长沙。如果英布真的这样,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直接发兵平乱就是了,汉国从此无事矣。”
刘邦看向张良问道:“那上中二策那么好,英布沙场老将,难道看不出来么?子房你就能料定他必走下策?”
张良笑道:“陛下您忘了?那英布本就是骊山囚徒出身,他先反秦,又反楚,如今又反汉,像这样的人毫无信义,胸无大志,怎会有如此长远的军事谋划?英布他自己奋力做到了万乘之主,这都是为了自身的富贵,而不是顾及当今百姓,更不是为了后世子孙考虑,所以臣料定他必走下策。”说着,张良看着刘邦笑道:“陛下,臣甚至敢说,只要朝廷出兵,这个英布的叛乱比当年的陈豨之乱更好平定!”
泪水划过刘邦脸庞,刘邦朝着张良深深一拜:“子房兄,朕这就让伍康国给你治病,你不要再回留县隐居了,就留在长安吧。朕时日无多了,但刘盈还小,有你辅佐,朕放一万个心啊。”
张良忙扶着柱子站起身,他的眼眶也湿润了,但张良尽力忍住泪水对刘邦笑道:“陛下,臣也只能谋划一些军征之事,实则都是一些阴谋之举,臣并非治国之才啊。陛下放心,臣料定,我汉国不会走秦亡的老路子,我汉国能够传承下去。”说着,张良仰头笑道:“臣已经想好了,这次见了陛下,献了良策,臣这生前身后就都了无一事了。臣打算从此之后,彻底隐居山林,去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