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雨雪霏霏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队羽林轻骑护送着一辆青铜轺车从沛县出发,星夜兼程的向长安方向赶去,马车内躺着的正是箭伤复发的刘邦。躺在颠簸的马车中,听着车外呼呼而过的风声,刘邦觉得自己快要不行了,他正在尽自己最后一丝气力,努力回想着自己所做的一切,定国策,予密诏,托孤,努力的回想着还有没有什么自己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陛下御驾在此!请函谷关速速开关放行!”
刘邦在车中听到“函谷关”三字,忙挣扎着坐起来向车外叫道:“夏侯婴。”马车外马上传来夏侯婴的声音:“陛下有何吩咐?”
“函谷关到了?”
“是。”
“朕要视察函谷关。”
关中地区在几天前也经历了一场大雪,大雪一连下了好多天,尽管现在已经停止了,但至今为止却还没见到太阳的半个影子。函谷关将军是信成君郦商,当他听说皇帝的车驾来到了函谷关时,他忙率函谷关大小将官跑至关下迎接,刘邦身披一件裘衣在夏侯婴的搀扶下从车上走了下来。
郦商高声禀道:“函谷关将军郦商,率函谷关大小将官恭迎陛下!”
刘邦向夏侯婴摆了摆手,夏侯婴慢慢松开刘邦,闪身退在一旁。刘邦缓缓走到郦商面前笑道:“郦商啊,你当年跟着朕一起南征北战时,那是何等的英武啊。朕记得你光攻陷城池,就为朕拿下了七十三座县城啊!也因此,朕让你做这函谷关将军,为朕镇守这东大门,你劳苦功高啊。”
郦商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老将了,如今已经五十二岁的他,尽管须发已经白了,但那脸英武,那副精气神仍在,他听到刘邦竟然还能将自己的战功记得这么清楚,不由老泪纵横地说道:“陛下,您都这么大年纪了,竟还烦劳您记着老臣这点功劳。陛下放心,老臣只要镇守这函谷关一天,这函谷关就一天是大汉京都的屏障!”
刘邦望着郦商还是那样一脸不服老的神情,刘邦不由得笑了,他忽然想到了陆贾曾经给自己讲的一个典故。于是,他看向郦商笑了笑道:“有人在朕耳边说,郦商老了,拉不开弓,骑不得马了。可朕偏说郦商未老!”说着,刘邦看着郦商说道:“郦商,你如今也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怎么样?尚能饭否?”
还没等郦商开口说话,只见旁边一员小将开口说道:“回禀陛下,郦商将军虽老,然一饭可食斗米,肉十斤,照可披甲上马,弓箭射去,百发百中!”
“哈哈哈。”刘邦看向那小将笑道:“你说郦老将军一顿能吃肉十斤?哈哈哈,那朕国库的粮食早就不够郦老将军填肚子用的了。”说着,刘邦转头又看向郦商说道:“郦商啊,这个小将是什么人啊?”
“陛下见笑了。”郦商忙笑道:“这是我的儿子,郦寄。”说着,郦商看向郦寄笑道:“臭小子,还不快参拜陛下!”
郦寄忙收住笑容,跪下拜道:“末将郦寄,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郦寄抬起头时,刘邦再一次细细打量上去,面目清秀,但清秀的相貌中却和他父亲一样眉宇之间似乎天生就透露出一股刚毅。望着这位少年军官,刘邦缓缓点了点头,上前拍了拍郦寄的肩膀,欣慰的笑道:“你的父亲是一员虎将,朕在你的身上看到了你父亲的影子。函谷关是我大汉京都的大门,你们父子二人一定要……”刘邦忽感到胸口一阵沉闷,他忙用力捶了捶自己的胸口,忍着疼痛抬起头看向郦商郦寄二人接着说道:“你们父子二人一定要担起这保卫京都的重任啊。”
“陛下……”郦商郦寄二人忙跪下说道:“请陛下放心!”
“朕……”刘邦抬起头望了望函谷关的关顶说道:“朕要登上函谷关,朕要看看我大汉的疆土。”
夏侯婴忙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关顶风大,还是不要上去了。”
郦商看着刘邦憔悴的面容,瘦弱的身躯,忙站起身说道:“若陛下一定要登关,老臣用轿子抬陛下上去。”
“不用。”刘邦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朕是在刀枪剑戟里打下的天下,朕尚且死不了呢。上次朕登上这函谷关还是领军攻打暴秦之时,你们看看那时朕多年轻啊!哈哈。”
郦商实在放心不下,他只好暗自吩咐两名汉军抬着轿子在后面紧紧跟着。夏侯婴扶着刘邦踏着那一级一级熟悉的石阶向关顶走去。本就是隆冬腊月,越向上走,寒风越是刺骨,刘邦中途多有要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