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宫,拓跋焘和芜歌并肩而坐,十指交扣,却静默不语。
许久,拓跋焘才打破沉默:“阿芜,对不起,是朕失察才让扶不吝那混小子给搅和了。”他说着,托起芜歌的手吻了吻。
芜歌偏头看他:“今日的结局,我早料到的,也没什么可惋惜的。不过,今日搅局不是扶不吝,就像他自己说的,他也就是个扯线木偶。”
“阿芜?”拓跋焘的面色变得尴尬。
芜歌笑笑,有些意兴阑珊的意味:“比起铸金人失败,我更关心的是,我如今入宫成了赫连吟云,你的皇贵妃,是不是就得被拘在宫里了?”
拓跋焘的面色越发尴尬。
“那我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芜歌自嘲地笑道。
拓跋焘拽着她入怀:“阿芜,你想出宫,朕给你出宫腰牌就是。你——”他顿了顿,推开芜歌,注视着她,很有些艰难地开口道,“你这样,朕心里很不踏实。”
芜歌怔了怔。
这几日,拓跋焘总有一种不祥的感觉。铸金人失败,这种不祥近乎吞噬了他。他有些急切:“朕说了,哪怕没有火凰营,你也有朕,你想做什么,朕会不遗余力地帮你。”
“若我说伐宋呢?”
轮到拓跋焘怔住,旋即,他点头:“朕原本就有平定天下之志。只是,现在——”
“算了。”芜歌打断他,她解嘲地笑笑,“其实,我很矛盾的,想你尽快伐宋,让躲在建康宫的那些人都受到惩罚。可我又不想你伐宋。”她的眼睛闪起泪光来:“那是我的故土啊,拓跋。”
“阿芜。”拓跋焘掌着她的肩,手指微微用力,似乎如此,就能把她牢牢情困在自己身边。
“太难了,拓跋,报仇太难,伐宋太难,你我都太难了。”芜歌呢喃。
“阿芜,你不能离开朕!”拓跋焘终于还是说出口了。
芜歌抬眸看着他。
拓跋焘晃了晃她的肩,眸子里似炙着烈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阿芜,你的人生并非只有报仇这一件事的。”他凑近,抵着她的额:“你还有朕,郯郡也有你的亲人,还有庆之,你不还着急想当姑母吗?阿芜。”
芜歌伸手抚着他的脸,心下酸涩的浪潮翻滚着,她笑了笑:“我几时说要走了?拓跋,是你胡思乱想了。”
拓跋焘稍稍放下心来,可陡地又难以完全释然。他握住脸颊上的手:“阿芜,我们是夫妻,是要白头偕老的。”
“我们在名份上还算不上是夫妻呢。”芜歌总是如此残忍。
“阿芜!”拓跋焘隐隐动气了,声音浑浊了几分。
芜歌觉得很疲累,不想再纠缠于这个无解的话题了。她啄了啄他的唇,想要偃旗息鼓这场无果的争执:“好了,我们都别胡思乱想,自乱阵脚了。车到山前必有路的。”
拓跋焘还是无法释怀,却也不想再无谓争执了。
这是这么久以来,两人头一回发生不可调和的争执。上一回争执,还是她南下千里营救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