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很可悲的发现,我居然没法证明‘我不是精神分裂’。
好吧,是另一个我也好,是皮特也罢,让我看看他究竟对量子盾做了什么。
我好久都没在公司待到这么晚了,但研究代码这种事情,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下来。
到深夜十一点的时候,我终于搞清楚了这些不同的所在,存在云端的‘新版量子盾’,和客户那边更新的‘成品量子盾’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是,‘成品量子盾’会有更频繁的文件扫描和更深入的数据交互,这些文件扫描加了许多判断逻辑,数据交互也有特定的目的。
这些代码做的非常隐蔽,有一部分我根本无法解读,但好在我有一个纸质的笔记本,那是我早些日子对量子盾的研究成果,其中一大部分皮特并不知道。好在有这个本子,才让我搞清了这些新加入的逻辑:‘成品量子盾’借着安全的名义扫描每一个文件,找到其中的数据库文件,然后分批、分阶段的把这部分数据传到云端服务器的一个角落……
简而言之,‘成品量子盾’在盗取客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