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领着孩子四处乱走!”
张妈听闻,不知所措,面色难看!
李客闻言,说道:“村长,在下一言,还望勿怪!山本生于天地,为万民共享,如今被霸占了去,不思拨乱公允之法,反倒让我等百姓一味忍让,实非正理,有损天道!”
王村长叹一口气,只言道:“这……哎,罢了,直说眼下之事如何?”
公孙俊冲问道:“村长,这回梦山中,当真有九里香和夏枯草?”
不等王村长答话,张妈回到:“确实是有,只是一有贼寇,二有野兽,实在难取!”
公孙俊冲凛然道:“救人要紧,是有便成!我这就上山采来!何惧那山匪野兽,刚才那只大狼,不是也被我打走了吗?”
张妈言道:“公孙少侠多次有恩于老身,实在无以为报……”后便泣不成声,众人安抚!
王村长言道:“两位外来,老朽不便多言。若执意要上山,务必小心,能成则取,不成保命为上!至于小虎之上,老朽再想办法!”
忽然王村长又言道:“少侠犯险,老朽等无力相助,尽一言相告:我听偶有回来的村民说道,这回梦山之匪盗头目,似乎是一女子!如少侠上山遇到,切勿警之!”
一旁许老汉附和道:“是啊,我家大成,年前上山采药,回来时已是遍体鳞伤,亲口告诉我的……我救治不及……”后面的话已然呜咽。
公孙俊冲暗暗叹气,只言道:“多谢村长,许老汉,在下记住了!”
说罢,刚要离去,忽然说道:“诸位……这九里香和夏枯草,我不曾见过,长得怎番模样?”
李客和许老汉见过药材,便讲述给公孙俊冲,但公孙俊冲似乎听得半懂非懂,毕竟山上多险,马虎不得。
这时,李客突然说道:“有了,我怎把它忘了?当真该死!”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物!
众人看李客从怀中掏出一支毫笔,且看此笔怎生模样:
通透赤红如血柱,玄阴盘绕似蛇曲。
白毫挥洒画比真,竹节灵动墨为幻。
公孙俊冲道:“李兄,此笔赤红,宛如灵蛇,不知是何由来?”
李客说到:“不错,此笔名正为‘赤练蛇灵笔’,此笔有一神效:用此笔蘸墨所画之象,可于一时内幻化比真。”
言毕,李客研磨涂染,用蛇灵笔着墨,凌空而画。不多时,便绘出两朵草木:
一木碧娇含羞开,白芯嫩蕾似缀雪,九里为香。
一草淡黄簇如澈,紫瓣粉润如映霞,夏草着枯。
不过多时,两朵草木便自化于无形。
李客问到:“公孙兄,你可看得清楚了?方才两朵,便是九里香和那夏枯草!”
公孙俊冲言道:“有劳李兄,在下观得明白!此笔亦当为神器,却不知此笔李兄从何得来?”
李客回言:“此笔乃是王彻兄赠与在下。听闻此宝若和另一法器相配,功效更佳,只是在下无缘相见。至于王兄此笔从何而得,在下却是不知了。”
公孙俊冲略有思索,问到:“那王彻便是五胡峰上,和李兄一起的锦衣青年?他又如何肯将此物赠于李兄?”
李客施礼答道:“正是那人,至于王兄为何将此物赠于在下,当下还恕在下说不得,请公孙兄见谅!”
公孙俊冲连忙还礼:“李兄多虑,是在下多言了!”
言毕,公孙俊冲又向张妈和王村长道别:“在下去去便回,请勿挂心之劳。”众人还礼言谢,不在话下。
行至屋外,公孙俊冲再次感觉到似周围有人,一直关注自己,四下望眼,仍是一无所获。心不再多想,疾步向回梦山中前往。
待公孙俊冲走后,过了一时半刻,天色入幕。众人听得门外有声,只道是公孙俊冲回来。忽闻得屋外诗句响起:
百诗知百觉,百花映百像。花开百日谢,诗赋千年盛。
十年寒窗苦,十年红颜美。红颜百年老,苦读万年兴。
话分两头,单说公孙俊冲,此番进得回梦岭,已近傍晚黄昏。
行至山道,蓦然止步,心下懊恼道:之前佛者舍利曼曾给了自己一粒‘舍利还丹’,想来是药中上品。自己如何不拿出来给小虎治疾,虽说未必有效,却不妨一试。
至此公孙俊冲不再多想,疾步上山,回忆着许老汉所言草药生长的地理。不多时,便在一棵大枫树下,找到几株九里香。
正待欲采,便听一声吼喝:“好贼人,怎地还有鸟人敢上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