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个身份。他一直将你们视为棋子,我连棋子都不如,我在组织中,十二岁就开始为他们杀人了,我以上以下训练的杀手,都有一成人能活,只有我一同训练的兄弟伙伴,都死在我的刀下,因为陆博要驯服我,他要我做他的傀儡木偶,我不想一辈子在暗域中为人操控,他带人潜入南夷要颠覆南夷土族,我那时才知道他的身份,所以杀了他。”
“我是你的杀父仇人,我也给了你一个可以光明正大的身份,你可能觉得陆伯辛的弟弟这样的身份并不合你意,但这是我认为最珍贵的东西了。别走的太远,你一朝为国朝外戚,镇南国的人不会放任你如意,必会找上你的。”
陆伯辛一叹,“你好自为之吧。”
陆仲阳有意提起,“听说柳家是大哥的仇人,大哥就这样放过他家?”
“老国公与我有大恩,我不能忘恩负义。”
陆仲阳几乎是讽刺了,“我父亲与你无恩?”
陆伯辛面色一冷,“他的恩,早在组织时我就报完了。”
接下来事态发展之快仍是出乎陆伯辛意料之外,随着陆氏有孕,诞下皇长子,他被赐爵封侯,相对应的是柳家山崩玉碎一般的垮塌。
其实,公允的说陆仲阳一个刚入官场,靠兄荫生活的小官,没有这样的本事去扳倒一个国公府。陆伯辛心里明白,柳家败亡,悉在帝心。
但是,陆家成为柳家案的众矢之地,及至陆伯辛接到柳家家将送来的柳世子,现在是柳国公了,不过,陆伯辛习惯称他世子,总觉着他还是那个一直有些娇气的年轻世子,那是一封血书,上面只有鲜血浸透纸背的一行字:
伯辛,是你做的吗?
即便柳国公病逝,都未给陆伯辛这样的痛觉,他那时的感觉很复杂。但是,柳世子这一行字让陆伯辛心中大痛。
柳世子是那样娇气天真的一个人,他在问陆伯辛,是你构陷的柳家吗?
陆伯辛想到柳国公病逝前曾握着柳世子的手放到他的手里,那双仿佛勘破世情的眼眸望着他,“伯辛,我视你如子,培云便是你的弟弟,培云与北疆军,都交给你了。”
现在,那个纸笺割破手都要嘟囔两日的世子,在用血问他,是他吗?
陆伯辛始终不理解穆宣帝,为什么要对柳家这样赶尽杀绝?昔年汉武帝对陈阿娇也只是废后而已,柳世子这样的人,谁会相信他有谋反的本事?
穆宣帝为何对柳家这样恨之入骨?
彼时,陆伯辛已经封侯,但是,他在骨子里依旧是那个江湖出身的义气头领,在骨血深处,他甚至不像一个大将军,更别说是侯爵。
但在那一刻,他从内到外,真正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侯爵,彼时,他爵封平疆二字。
陆伯辛清楚,穆宣帝对了杀心,凭他的根基,保不住柳培云,但是,柳培云血脉出事时,他派回帝都的人手查到那孩子的下落,他要为柳家保住这个孩子。
他更要保住北疆军的军心,只有北疆军在手,才可再图将来。
那十八封为柳家求情的奏章,只会让柳家速死,陆伯辛心中比谁都清楚。他不依不挠,一直求到穆宣帝大怒,将他夺爵罢官,那时,便是北疆军心重回他手之际。
他回到帝都,亲眼见到那个孩子,还有当年的杜状元。杜父只是个刑部小小主事,到底是百年官宦人家,还有这样的侠义心肠。
那个杜状元,以后会是个人物。陆伯辛身边吉凶不定,杜状元保证,“这孩子由我家抚养,以后不敢说有大出息,我会教他成为一个心性正直之人。”
如此,陆伯辛派出身边最可靠的兄弟守侯在那孩子身边。
很长一段时间,陆伯辛生活中最大的安慰就是送来的关于那孩子的消息。
陆伯辛也得知,穆宣帝一定要对柳家下死手的原因竟是因当年柳王两家相争,穆宣帝唏嘘,“伯辛,你没见过这些豪门大族的厉害,他们的心计,他们的势力,你以为他们是皇家的臣子,不,他们凌驾于皇家,皇帝、皇后、皇子,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算计的。他们世有姻亲,纠缠在一起,蒙住皇室的眼睛,让皇室沦为他们掌权天下的工具。”
这位得益于豪门支持而登上帝位的君王,实则自心底厌恶豪门大族。
所以,他信重没有背景出身寒门的陆伯辛。
他说,“伯辛,你太重情义,朕都知道。”
然后,这位君王说,“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就是看重你实诚,才会提携你赏识你。”
陆伯辛仿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