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衣收回目光,躬身行礼,想转身走开。却听见他走近了几步,道:“别急着走。”
衣衣停下脚步,又看向他。
他一脸悠闲地踱近了,站定,看着她胳膊上挽着的细柳小筐,问:“你手上伤可好些?”
“谢羲南王,不碍事。”衣衣回答。
“怎么不怪我,反谢我。”他笑着摇头,“你怕我么?”
衣衣望着他阳光里幽深的双瞳,心中却一晌异样。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这双眼睛,在另一个情形里、另一个男人脸上见过。
“本王的脸还算好看吧?”他摸摸自己脸颊,揶揄道。
怎么可能。衣衣皱眉,他怎么可能跟这位纨绔温存的王一样。想到这里,她回道:“王若无吩咐,奴婢去忙了。”
“我正有两件事要知会你,所以才会到这来。”他收敛了笑容。
衣衣疑惑地看他。不确定“这”是指厨房外的这棵树下,还是指樱桃阁本身。
“你现在叫琴儿是不是?”他在得到她眼神的肯定以后,接着说,“以后若是再遇到昨日我待你般的情形,你要学会两个字。”
“哪两个字?”
“拒绝。”
衣衣哑然失笑,道:“王固然有拒绝的权力,甚至只要不涉及社稷,你可以拒绝除了皇上以外的所有人。但我是谁?我还不至于想早些打发了自己的小命。”
“问题就在这里,你是谁?”他却灼然望着她,似乎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令人渴望,“昨日你若拒绝抚琴,我能奈你何?”
“王能有一万种方法处置我。”衣衣扬起下巴回答。
他看着她昂然的表情,言语又缓和下来:“你以后要常常用到这种态度和神情的,就如同你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说拒绝。”他在看见她的怀疑眼神时停了一下,补充道,“人生,还长得很。”
“……王就是要同我说着些?”衣衣也随之缓和,问。
“难道没有人告诉过你,为何你身边总是出现看似无关的人?难道就连你自己,也没有想过?”他眨了一下眼。
“王若是想告诉我,何不直说?”衣衣直视他。
他却一摊手:“我什么也不知道。”
衣衣“哼”了一声,转身要走。
“再等一下。”他从袍袖里掏了个青瓷小瓶,“这个便是第二件事。”
衣衣盯着那瓶子,直到他叹了一声,主动把瓶子放进她的细柳小筐。他拍拍手,仿佛完成了什么重活似的:“每日晚间睡前擦双手,保证十日后你手嫩滑得水珠也落不住。”
“我不需要这个。”衣衣说。
“我也不需要这个。”他学她口吻,继而又笑了,“此乃别人所托,我只是替人效劳。”
别人?衣衣只记得有一个人批评过她的手。想到此,不由却是嘴角一扬。
“让你笑一下可真是不易。”御之焕注视她的脸,“姑娘家,还是有点肉好看些。你比从前胖了一点,从前太瘦了。”
“这就是在厨房做事的好处了。”衣衣只当他客套,虽然他完全没必要跟她客套,虽然她也知道自己与好看二字并无缘分。但他居然记得她,还记得那么仔细,这的确值得她想一想为什么。
“但愿你一直这么好。”他坦然一笑,后退一步,“告辞,你去忙吧。”
-------------------------
1.《凤求凰》参照《西麓堂琴谱》版本。
2.祓禊:fúxì
犹祓除。古祭名。源于古代“除恶之祭”。或濯于水滨(薛君《韩诗章句》),或秉火求福(杜笃《祓禊赋》)。三国魏以前多在三月上巳,魏以后但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刘桢《鲁都赋》)。
古代于春秋两季,有至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发习俗。源于上古。春季常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并有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等活动。三国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日,称为祓禊。
3.杨花菜
《随园食单》:南京三月有杨花菜,柔脆与菠菜相似,名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