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妖猴触犯天条,罪不容诛;你若是放下执魔,弃暗投明,归降正途,本座亲自度你入我佛如来处。”
本来观音奉旨上长安,找寻的取经人是江流。
但水陆法会上,唐小僧的表现,大大的惊艳到了南海菩萨。
唐三藏的佛心,比起江流只强不弱。
取经人,舍他其谁?
“我佛慈悲,度一切有缘人,你有大佛心,与我佛如来有缘,可西行十万八千里,于天竺大雷音求取大乘佛法,东传佛法至天朝日,便是你得金身正果之日。”
“金身正果!?”
唐小僧摇了摇头:
“修炼即修心,小僧心中有佛,诚于佛法,看山是佛、遇水是佛,天下无一不是真佛。
何去西天?”
“世人浑浊,一叶障目不见灵山,不是谁,都有佛心,一人成佛不足道。”
观音愈发满意:
“我佛如来,妙法奇经万卷,得之可度亡魂、可销灾难,天下万民,皆能逍遥,得大自在。
西行取经,不可不去。”
“如若真是如此,小僧定当义不容辞。”如果是拯救黎明于水火,去求取真经,唐小僧倒是不会拒绝:
“只是,有些事尘世不知,小僧却一清二楚。”
“如来布局,小僧不做那执刀人。”
西行取经,求取的不是真经。
而是某些人的局。
杀猴。
宰杀那只曾大闹天宫,让上苍丢脸的神猴。
“这天地无垠,不知尽头,然气云精华却是有限,妖猴天生地养,一人汲取日月精华,为天地不容。”
观音有点意外,此事乃是各道始祖于天尊山上齐聚做出的决断,眼前和尚,怎会知悉?
“如果放任下去,气云精华吸收殆尽,天地便如万民丢失精气神,只有死亡、归墟的结果…”
“所以,为了大千世界,杀一人,拯救苍生,此、值得否?”
观音看向唐三藏,如此问道。
唐小僧摇头。
“如若妖猴不死,万年之后,三界归墟混沌,无人无妖无仙亦无神,一切皆是虚无。”
“为了芸芸众生,为了大千世界…三教始祖、我佛如来、上古真神齐聚天尊山,作此谋划,妖猴必须要死。
此事,便是不周山,也已默认。
你只需去做即可。”
唐小僧再次摇了摇头。
“不论此事真假,于小僧而言,一人、万人,天下之人皆可救。我佛慈悲,理当亦是如此。”
唐小僧看向观音,毫不畏惧:
“生死在天,自有定数,就是漫天仙佛,也无资格干预。至于天地运转,更是冥冥难测。”
“愚昧。”观音恼怒:“天地运转,虽然难测,但妖猴逆天而生,此灾星临尘,万年之间,便是天地给予众生消灾灭星的机会。”
“菩萨,承如你言,天威难测,无人无妖无仙无神能够知悉万年以后的事情。
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执迷不悟。”
南海菩萨生杀心。
杀心观音。
观音两面,救苦救难大慈大悲面。
还有一面,便是此时面相。
杀心。
正所谓:南海菩萨手托宝瓶救苦救难、杀心观音手提屠刀遇神杀神。
这一刻,南海菩萨消弭,杀心观音上线。
‘大哥,是杀心观音。’
覆海大圣蛟魔王,微微抬头,看到云端法相闪烁,露出千手相的菩萨,顿时惊呼了起来。
菩萨不杀生。
但杀心观音,佛挡杀佛遇神杀神。
老七的传人,不能有事。’
平天大圣牛魔王深吸了口气,眼里露出凝重。
杀心观音的凶名,可是榜上有名。
‘杀心观音太恐怖,除却老七,我等联袂都难敌其手,恐怕……’
鹏魔王等人互相传音商议。
最终得出相同的结论。
死局。
这是一个死局。
即便他们几人联袂,但在杀心观音面前,都得低头。
一旦反抗,少不了魂飞魄散。
除非,有老七那般神通。
“正途不进,邪念入体,佛法难渡。”杀心观音声若雷霆,浩荡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