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唱反调
楚云辰陷入了思索中。
江序能为他带来的益处是颇丰不假,可他更希望得到的是……一个听话的臣子。
以江序的性子,怕是后患无穷。
楚云辰心下已是有了决定。
恰在此时,有人带来皇帝口谕,要召见他。
楚云辰不敢懈怠,将与江序的事且先放在一边,马不停蹄赶到了宫中。
因着之前骑马一事,父皇对他的失望很是明显,只能通过平日里的表现一点点挽救了。
待到了御书房后,楚云辰惊讶发现,江序竟也在场,正坐在书桌下方,一言不发。
皇帝示意楚云辰坐在另一边,而后开口:
“这些日子处在禁闭之中,可有什么收获?”
楚云辰面露惭愧,起身回答道:
“父皇,儿臣这些日子想了很多,身为皇子本就应诸事起到领头的作用,可儿臣却未做到这一点,在闹市中纵马,若是一不小心伤到了周边百姓,那岂不是会引起民愤?此事乃儿臣一时昏了脑,儿臣保证日后绝不会再犯此种错误。”
见他言词真切,皇帝欣慰地点点头,慢慢话出此次的目的:“如此这般便好,朕今日将你与江首辅叫来,一是想看看你是否有所悔改,二则是有一事与你们商讨……”
皇帝看了眼江序,微微点头转向楚云辰:“这些年来,各处发生了不少天灾,为了赈灾救济,花了国库大半的积蓄,现在正值国库空虚的时候,为了节省开支,江首辅上谏可以将我们京中所用的盐巴改为江南制造的,你也知道,我们京中所用的盐巴素来是从江北那边水运而来,其中花费的人力物力可是好一笔价钱,若是真能换成江南的,那许是能省下不少。”
“朕觉得此建议可行,只是不知江南制造出的盐巴其质量等究竟如何,想着你恰去江南待过几年,便召你前来问问你的意见。”
楚云辰曾因游学去过江南,且在那处住上过几年,想来是对此事有着很大的发言权。
“父皇,距我在江南之时已过去了数年,现下突然问我还真是一时想不起,容我回想片刻。”
楚云辰作努力回想状,视线却飘向了对面的江序。
在楚云辰看来,江序无端提起此事无非是想显摆他的考虑独到,在父皇面前好好刷刷表现一番。
毕竟这朝中提出为国库着想的,就他一人了。
若是按照以前,自是江序说什么,楚云辰便紧跟在其后各种附和。
可现在,他并不打算继续这般。
反正他也不指望再靠着江序登上皇位。
这京中,除了江序,就没有别的能人了?
楚云辰面上划过冷意,这才开口道:
“父皇,江首辅此举是为着我朝国库着想,实在是值得提倡,可不瞒您说,我在江南待过几年,日日吃饭时是最不适应的,那边因着环境气候等因素,所产出的盐巴颗粒大,且粗糙得很,看起来外观难看不说,其口感与江北产的实在是无法比,隐约还有着一股子怪味……”
既然不能与江序成为盟友,那自然是不能见他一步一步往高处走。
打压他便是楚云辰日后计划的第一步。
因着楚云辰的话,皇帝对眉头微微蹙起。
紧接着,楚云辰又开口:
“父皇,江首辅的本意是好的,减少开支,想我去了江南几年都未完全接受那盐巴,这京中的臣子们一时更是难以适应了,这民以食为天,如若将那粗制滥造的盐巴换到京中来,那些大臣们恐是第一时间会出来抗议,再严重者许是会引起百姓们的不满,届时事情可就麻烦了,儿臣觉着,此事还是得从长计较,切勿操之过急了。”
皇帝板着脸,思索了片刻。
他为上位者,定是要考虑周全,断绝每一个会影响到他地位的机会。
此刻听楚云辰拿民心说话,他自是觉得此举不能实施,但江序的出发点为好,还是需安抚一下的。
“江爱卿,辰儿他在江南好歹也待上几年,因此朕将他请了来,他的话你也听见了,朕觉着此事还是需慢慢来,不过你对着朝政的关心与重视朕是看在眼里的,要不今儿个就留下来陪朕喝几杯,朕听说西域那边又进贡了一些上好的美酒,刚好与你同享罢。”
“此事微臣初想到,想着于朝廷有益,便赶来与皇上商讨,其中确是有许多考虑不周之处,三皇子与微臣一样,都是为着南朝,微臣自是跟从他的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