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之大梦七年 > 第四十九章 再遇刘薇

第四十九章 再遇刘薇

难道是欲擒故纵?

刘静云看到侄女不说话,轻声说道:“丫头,穆东这个年轻人,应该非常优秀。吴刚是什么人?你姑姑我是什么人?能被我俩都看好的年轻人,能差到哪里?这样的人即使不能成为朋友,也不要成为对手。”

心里却是叹息不已,自己这个侄女啊,太心高气傲了,见不得同龄人的优秀,这实在是有些偏执了啊。

刘薇愈发沉默起来。

记者们很快得到了刘静云的新指示,再次联系了穆老板,双方在电话里商定了采访日期。

两天后,穆离开泉城,开车回了鲁南。

走之前,穆东计划给肖肖包一辆出租车,每天接送肖肖上下班。肖肖严词拒绝了。笑话,终于可以自己开车上下班,还不得顺势过过瘾。

肖肖开车上瘾的毛病,在买车的时候算是彻底落下了。

穆东拗不过肖肖,只能答应。

穆东中午到了小学校,他先给刘县长打了电话,说自己已经回到大东公司,下午接受采访。

然后穆东就在院里四下看了看。穆爸带着家里几个人,正在热火朝天的粉刷房间。二楼的房间已经全部刷完,三楼的粉刷也接近尾声了。

下午2点,穆东在小学校办公室接受了县报的采访。穆东解释了自己资助农户的动机,说是一些曾经卖给自己柳条的农户,关系处的不错,成了朋友,后来看他们受灾了,就资助一下,慢慢的资助了其他的人员。

记者有些傻眼,这个动机不合适啊,朋友间的资助,和社会责任感这样高大上的名词,靠不上啊!

记者就不停的引导穆东,往更高层面拓展,可是穆老板不怎么上道,坚持自己的说辞。

记者无奈,拍了几张穆东的照片,郁闷的走了。

回去给主编一汇报,主编说:“这有什么难的?你这么写……”

第二天,一篇名为《致富不忘众乡亲,大灾之后见大爱》的报道,登上了县报的头版。报道详细介绍了大东工艺品公司老板穆东,从资助几个受灾的朋友开始,后来受到县政府的补贴政策的感召,补贴了更多农户,累计补贴资金达160万元的光辉事迹。

文章最后深情的写道:一个刚刚致富的老板,家里的父母还住着二十年前建造的房子,却出让了如此高额的利润,让众多的农户和手工艺人,得到了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这是什么情怀?这是博大的桑梓之情。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精神成就……

县报专门给穆东送了一份报纸,穆东看了,心里直抽抽。不过,说到家里的房子,倒是可以筹备一下,也确实该翻建了。以后孩子出生,回老家来,住的也舒服一些。

当天下午,穆东接受了县电视台的录像采访。化了妆,换了衣服,整理了发型。怎么提问,怎么回答都写了文案,穆东彻底没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能按照规定来回答,把自己变成有乡土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折腾了整整一下午,有的地方录了好几遍。穆东笑得脸上肌肉能快僵住了。好歹录完了,电视台的人整理设备离去。

穆东揉着脸,心想,原来电视上的东西,都是这么录下来的啊?

晚上吃饭时,穆和老爸商量了一下改建家里房子的事,没想到老爸也有此意,爷俩一拍即合,兴奋的商量起来。见这爷俩说的热闹。二叔一家和姐姐姐夫也参与了讨论。

穆东家现在的房子,是四间瓦房,一个大院子。整个地块南北长16米,东西长14米。穆东打算建成两层半的楼房,第三层是阁楼。楼房建成后,东西还是14米,南北长12米,留下一个进深4米的院子。

穆东还计划装上地暖,改造化粪池,装上太阳能发电板,外墙加上保温层,总之一切按照别墅设计建造,图纸嘛,找专业的设计公司购买。

穆东的设想,把大家惊呆了。农村自建两层三层楼房,不是什么大事,村里的瓦工自己就能干,也不用什么图纸。可是按照穆东这个计划,很多事情村里人做不了。就说这个地暖吧,怎么弄就不知道。

还有什么太阳能发电,保温层,这个完全不懂啊。

穆爸本来是打算自建的,找几个瓦工,自己带着就能干。钱也不要穆东拿,穆爸手头有十几万,还有穆东结婚收的礼金,当初穆东不要,让自己收起来,也有十五万,加起来小三十万,应该足够了,现在听儿子这么一说,好像不够看啊。

说干就干,穆东当天晚上就在网上搜索了鲁南的几个建筑设计公司,第二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