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又领一个飞东洋,游普世,感恩行孝,黄毛红嘴白鹦哥;
手内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
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
三天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
喜得唐太宗,连连招手;吓得文武官,小心戒备;
场间许多人,此刻皆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太宗忽想到自己绘门神的旧事,那时在门上绘秦叔宝与尉迟公画像,竟果真可以驱邪驱鬼。
眼下观音本尊在天上飘着,机不可失啊!
于是人皇赶忙传旨:速速找巧手丹青,尽快描下菩萨真象备用。
旨意一出,之前曾有幸画门神的吴姓画师,便越众窜跳出来。
要说这家伙也有些本事,妙笔丹青下去人皆称善,其中写实写意俱佳。
此刻见他也不犹豫迟疑,匆忙将白纸一铺,跪伏在地毫不顾自身形象,便开始旁若无人似泼墨作画。
只惊得观音瞠目结舌,不知自己肖像权被侵犯后,此刻到底该不该与这王八蛋去拼个“鱼死网破”。
同时显出本相金身后,长安大阵缓缓开始拘束反击,使菩萨感觉好似深陷泥潭,浑身法力也似开闸洪流般倾泻而出。
地面四处大能开始戒备汇集,甚至那一个个城隍土地,竟也如地鼠般接连冒头而出,而后就那样瞪着眼睛望她。
空中四条神龙反倒最为识趣,见是菩萨过来,便有两条急速飞走报信,另两条远远尾随不敢上前。
菩萨终还是顾全大局的,于是也不迟疑犹豫。
见威风摆的差不多,遂拽住木吒,催动祥云闪现,霎时便不见了金光。
可跑归跑,佛祖的大事却不可以不办。
于是自半空之中,便滴溜溜飘落一张简帖,上有几句颂子,写得明白。
颂曰:“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
程途十万里,大乘进殷勤。
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
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太宗见了颂子,便长吸一口气,心道:观音大士啊,你就不能发发慈悲,留下帮咱默写一份吗?
犯得着让我这边再不远十万里跑去取一趟?
都说你佛家慈悲,这一来一回可要耽搁多少事情,又要让那地府魂鬼多受多少折磨?
想罢,他便下令“观音驾临水陆大会,乃我大唐奉天应命得佛祖庇佑之异象。
尔等此后更当行善积德,束己止恶。
此次盛会有如此添彩则应更隆,大家继续,切莫懈怠!”
下台回殿后,他又对文武众官与遴选出来的一众大德高僧道
“朕闻君子一诺,当尽心竭力。
朕游地府之时,曾言要超度那些痴鬼怨魂。
此后,便就应该如约,如实将之超度。不能仅做个功效不全的水陆大会,便草草应付了事。
所谓,欺天欺地,却欺不得为人本心。
瞒上瞒下,却瞒不掉恶鬼孤魂。
既然小乘佛法却有不足,朕便如言,欲差人去他佛国访问学习,取得大乘真经回来。
到那时,朕还要开水陆大会,再秉丹诚,重修善果,荡清怨魂,保我百姓江山平安!”
众官闻言,无不遵依。
待法会告一段落,唐皇再次招妓群僧在寺中问:“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众人相顾无言,迟迟没有人上前应命。
也在此时,一旁忽踉跄闪过玄奘法师。像是被什么追赶般,匆匆跑到皇帝面前施礼:“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我愿出国访问,为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玄奘前不久还说要诵他“佛家”为大唐立心,如今才刚刚开始起了个头却就像要溜走?
那可不行!
可不待唐皇反应拒绝,身边却忽然又闪上来一个人影。定睛一看,除了朱小杰那货却还能有谁。
只见他兴高采烈抓着玄奘双手道:“唐……高僧果然忠君、报国、心善、贤良,竟不怕程途遥远,不惧跋涉山川。
我太感动了!我要与你结拜为兄弟!
不许反悔,否则我揍你!”
唐皇被这家伙搞得一愣,之前想好的拒绝说辞,此刻尽皆被搅扰的乱起八糟。
心道:朕这哥哥厉害是厉害,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