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贤放下手中的笔,打算去前衙瞅瞅,那里人声鼎沸,应该是父亲陪着新任的知京兆府事从洵河巡视回来了。
昨天夜里,乾佑境内正好下了一场暴雨,好在因为组织撤离的及时,洵河和乾佑河两岸都没有人员伤亡,到是庄稼被淹了不少。
因突生灾害,恰逢薛奎在此,便想着实地看看乾佑令李自明这些年修建的水利设施有没有发挥作用。
一圈转下来,薛奎确实很满意,更为自己前夜送往开封书信感到正确。
“李县令,乾佑这两年,于你和门下吏治理,变化确实很大。
本官一定会向上吏如实汇报这里的情况。
想这些日子,本官在这乾佑该看的也看了,还耽搁你们不少时间。本官打算明日就返回长安,毕竟京兆府还有不少事要去处理。”
薛奎不吝夸赞,以县令李自明为首的一应跟随乾佑县官吏都满脸开怀。
一大群人围着薛奎在县衙内聊了一会儿,便迎着这位上吏往乾佑内还算不错的一处酒肆走去。
只是在薛奎的特意要求下,负责宴会的乾佑县官吏只让酒肆做了些普通的乾佑家常菜,喝的则是有乾佑特色的甘蔗酒。
而在后衙的角落里,听到薛奎那独具特色的大笑后,李贤就知道父亲在这次的考核中稳了。
毕竟薛奎才是京兆府内的真正实权人物,更掌握着下方官吏升迁的脉门。
至于说那位遥领开封府,没有实权,只有象征意义的广陵郡王,没人会太在意。
李贤甚至听人说,这位广陵郡王半月前还没到京兆府,来的如此慢吞吞,可见对方也不愿意来。
当然,自那日从胡家回来的当夜,他也不是没有怀疑开封来的这位赵大财主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广陵郡王。
就算是,通过利益搭上线,不去得罪,完全当做是埋下一个以后可以利用的引线。
毕竟,对方如果真的是前来上任的八大王赵元俨,那可是历经三朝的百年青,有些交情自然没错。
现在这位赵大财主没有摆明真实身份,那他把他当做一个普通财主就是。
“打铁还需自身硬,还是要让父兄努力往上爬,站在足够高的位置,以保驾护航,我李贤才会安全无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