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辅宋 > 第三章 沧海桑田

第三章 沧海桑田

都是大灾区。

如皇帝所言,雨虽然停了,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吵归吵,骂归骂,闹归闹,问题永远都是要解决的,不及时解决,大概率会变成更大的问题。

大宋朝堂上的政治精英们,很清楚这一点。

因此,等到皇帝骂累了,不少人纷纷出列,开始讲授自己的治理之策。

天气放晴,雨水停歇,各流域水位开始下降。像皇帝说的那样,现当下最紧要的问题,是妥善安置各地涌入的灾民,还有大灾后的大疫。

花费了两天的时间,东京内终于是拿出了解决方案。还是由京官分别负责一个区域,各处本地官吏协调处置。

粮仓尚在,未被洪水冲走的,开仓放粮于本地灾民。本没有粮食的,由朝廷从其他地方调配。各地的防疫,则是由太医局的学子们亲自带人,前往处置。

李自明从那日被救出,便没有返回开封,一直待在考城县寺,协调处理考城县的各乡灾情。

考城县的县令死了,是和他同日前往考城县下辖的另一处乡邑,监督百姓撤离时,为洪水冲走的。到了现在,连尸骨都没找到。遗留在县衙内的孤儿寡母到是幸免于难,但失去了丈夫和父亲,每日都能听到这对母子的哭泣。

道路通畅后,李自明到是收到了长子和妻子的家书。

一个人影未经禀报就走进了县衙内。

来者正是李贤,他这几日也没有回到洛阳。得知开封的家人也平安后,就留在了考城县内,和公孙圩、钱晟、孙德等十几个同窗帮忙处理琐事,也是东京最新下达的灾民安置和瘟疫放置事宜。

一场大洪灾,让考城县内多个官吏职位空缺,单凭老爹李自明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爹,我和公孙兄他们已经把灾民安置点建好了,今夜之前,考城县城内的第一批灾民就能入住。

公共厕所也已挖掘好,还需要您下个命令,让所有人不得随地大小便。还有上次开封掳疮爆发时,我研究的卫生口诀,最后也能一并实行……

爹,儿子关于卫生防疫这方面的安排,你别忙着拒绝,王医官都觉得很在理。打算把咱们的法子,汇报到东京去。”

李贤认认真真地说完,等着他爹答复。

他口中的王医官,正是老熟人王惟一,王惟一这次也是太医局前来协助考城县防疫的医官之一。

这些时日来,李自明大改以往的状态,心中直觉幼子救了那么多人,是真的懂事了。所以,幼子和国子监学生提出的建议,他多会采纳。

这一次同样不例外,他放下手中的汇报,见儿子眼巴巴的看着他,眼皮跳了跳:“这些事,你再和付主簿说一下,让他多排些人手。

不用事事和我汇报,难道你爹我像是个不采纳建议的人吗?”

还真是!

李贤暗道,以前他没说一句,他爹看他不爽,都会把他喷的体无完肤,也就这两日可能太忙的原因,才强了一些。

李贤走了两步,又突然回来,挠了挠头:“爹,儿子有个事想召您打听下。考城县儿子记得不是在开封东面吗?儿子昨天也看到刻在石碑上的县志,唐开元二十二年置,以前这里叫河阴县,怎么就改名了?”

李贤当年来开封旅游过,还特意查询过开封各朝代的地图,考城县的县志勾起了他的部分回忆。

心里来回思索,总觉得怪怪的,想要找个人解答,正好瞅上了他爹李自明。

老爹这段时间没少走开封府下的各个区域,对此中变迁肯定熟悉。

李自明到没有感到多少奇怪,他趁着喝水的间隙,抬头解答道:“河阴县的变迁你不知道正常,也是在咸平二年,真正的考城县并入襄邑,才进行更名的。当时执行的开封府官吏,可能觉得考城县的县名历史悠久,不忍作废,才这样做的吧!”

李贤点了点头,没再多问什么,老爹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他同样忙的停不下来。

“咸平二年,果然是在我来到大宋之后,才出现变化。”

走出县寺,李贤摸了摸下巴,看来自己这个意外闯入这个时代的灵魂,不但改变不少人的命运轨迹,不知不觉中,连地名变更这种事都影响了。

还真是润物细无声。

考城县的安置工作有序开展,经过这段时间的处事,国子监十几位学子的关系亲近不少。

后面还在洛阳城内,组织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募捐仪式,多是把各家各户不要的旧衣服,捐给受灾的灾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