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辅宋 > 第六章 一件小事

第六章 一件小事

行。铁矿石,焦炭一些炼钢的材料,也被那些匠工寻觅的七七八八。

李贤有些暗暗恼毁,当时他怎么就在图纸上加了钢材这一材料。大宋这工业基础,可以说毫无工业基础,又怎会建造出成规模的钢材,还是来建设大坝。就连几日前,皇帝问他有没有法子提高水泥的产量,李贤都是两手一摊。

很多材料的法子他到是知道,可若说改进增加产量这种事,只有靠大宋内的匠工来探索了。

他前世学的是建筑学,又不是材料学。早知要穿越,当时就应该把用在玩游戏的时间,用在看材料学的书籍上面了。

吃完饭,拍了拍肚子,李贤把自己洗好的碗筷放在一边,打算再去找程老头谈谈。

为了建造方案,八作司的争吵时常会有,要说最为人性化的地方,可能就是每天会给这里的人供应一段饭食。

程墨每顿的饭食都有小吏专程送去,而程墨也正是这段时间督建汴河两岸防水堤坝的总工,李贤被皇帝派了过来,到是有些像程墨手下的一个设计员。

因为上次在皇宫看到的李贤杰作,程墨到是对这个年轻人颇为好奇,有时候也乐于和之探讨。不过程墨的性格有些倔强,有时候在某些问题上,连将作监的官吏都敢顶撞,别说李贤这个在他看来稍有些奇思妙想的年轻人。能说通他的,大概只有亲眼所见。

临近午饭,许多作头吃完饭都会回到自己的房价,叫上手下的匠工学徒,一起探讨设计。唯有遇到官方的大工程大问题时,这些都有徒子徒孙,且地位颇高的作头才会坐在一起,各抒己见。

李贤来到程墨的办公之所时,程墨已经吃完饭了,正在认真的绘画着什么。

他绘画的正是汴河的堤坝。

李贤这几天观察过了,程墨只凭着下方的匠工送来的测量资料,进行了如此复杂的设计,又没有后世的那些公式和国标的指导,只凭着经验,已经很让人敬佩了。

李贤敲门进来,站在一旁瞅了一会,等程墨落下了最后一笔,拿起旁边的茶杯喝口茶水提神时,出言道:“程公,小子昨日和您说的,在堤坝侧面修建一个泄洪渠,并与旁侧修建一个水库。洪流来的时候放水……

还有旁边的斜坡,已经超过最高度数了,很容易产生安全性问题……”

程墨的胡子抖了抖:“李家小郎,老夫很感谢这两日,你给老夫提了不少建议。但你说的那三处改变,还有所谓的承力点之类的,在老夫看来都是无稽之谈!

老夫这些年不知道为官府修建了多少堤坝建筑,走的路,可能比你吃的盐都多!”

李贤叹了口气,程老头接受了他的不少建议不佳,甚至在堤坝的下坡位置,还按照李贤当初的设计进行了修整,用以水泥,多增加了几层防护。但若自身用嘴和他探讨,在后世的建筑院内几乎形成的常识性问题时,才发现二者的巨大鸿沟。

且若想对大宋的建造行业形成行业标准,并由官府执行之,程老头是他面前必须最先客服的一个困难。

只有把程墨说服了,有了汴河堤坝的理论实践基础,开封境内的其他堤坝建设才会更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抗洪能力自然比经验造就的堤坝强上不少。

“小郎,拿来了!东京这段时间几乎家家户户家门紧闭,您要的东西实在太难找了!”

门外传来呼声,李贤出去一看,是按照他要求买东西的孙二狗。南温前两天腿受伤了,每日要去医工那里检查,兄长那边又不需要太多照顾,孙二狗就跟了过来,帮李贤跑腿。

李贤看了眼盆里的东西,还算满意。

“来,帮我端进去了!”

主仆俩侧着身子,把大木盆端到了程墨的屋子里。

程墨侧头一看,愣住了,盆里装的,赫然是一整块豆腐!

八作司当日下午吃的是豆腐汤饼,而在李贤的豆腐实验下,程墨终于是改变了思路。

到底是皇帝亲自问询过的事。

一张非常精致的图纸,第二日出现在了赵恒的案头,那里结合了大宋和一千年以后的设计思想,上面没有标准李贤写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符号,毕竟负责施工的匠工们,可不认识它们。

可能是因为一次成功合作的原因,接下里大半个月内,李贤在八作司算是如鱼得水,又参与了好几处堤坝的设计,和不少作头都结成了良好的友谊,众人也没有因为年轻而轻视之。

每日从八作司回到家中,陪家人吃了晚饭,李贤又会在书房忙碌到深夜,编写他答应赵大官家的《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