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辅宋 > 第七章 羊入虎口!

第七章 羊入虎口!

得官家称赞后,李贤,钱晟,孙德等十六个学子的关系自是融洽不少。

众人自行聚成了一个小圈子。

钱胖子一贯的乐观心态,看过石壁上的崭新纪律规范,甚至有些幸灾乐祸:“嘿嘿,同窗们,幸好我们还有一年的学习时间。

只需要完成这一年的学业,通过考试,成为监生,后颁发毕业证书,即可参加国子监内部进行的解释,只要一路考下去,为官家赐进士身份指日可待!

听说九月后,会新招一批学子,包含国子学,经学,画学,还有那什么工程制图……他们的学制变为两年不少,以后的要求只会比我等更为严格。

他们即使得到毕业证书,但未过国子监的解试,最后未得进士身份者,亦需要下去各州县学支教,后于基层从吏,才会获得类‘进士’身份。”

孙德认同道:“同窗这么一说,孙某感觉我等好像还赚了!

还有,你们有没有听说,今秋入国子监者,都需要缴纳一定的束缚,我们今春来的时候,还没这些!”

公孙圩接过话,显然看透了内中因果,反正新学期的课程还要过几日才开始,他乐于多聊一会:“毕竟九月分科后,除了我等原太学馆学子继续按照以前的教学计划完成学业,余者各科,都有新请来的直讲。

多出来的这些直讲俸禄,只是今年水患的原因,开支太大,朝廷一时半会还不能拨款,也只好从学子口袋拿了!

这大概是国子监的权宜之计,毕竟我等每月的补助没变!下一届学子据说还会有!

听闻官家也打算从内库给我等支出一些……”

公孙圩的大伯就在三司任职,他这么一说,可信性都增强不少。

众人看向难得有些少言的李贤,田桓仿佛看出了什么,面向李贤到:“上次得同窗的指挥,我等才能解救新郑乡的百姓,后不仅得到官家的赏赐,还得了我父的称赞。

大家都共患难过,同窗但有难事,不妨给我等说说,我等大可以出出主意!”

其他人纷纷赞同道。

“李某确有一事,想要请教下诸位同窗……”

李贤望见周围这些关心的目光,便把这两天困扰他的一事说了。

原来是五日前,他写完《工程制图》,返回洛阳后,武征按照他信中的要求,把乾佑工坊的事,全权交给了赵元俨派去的管事处理。

武征随之告别武母,带着三个一同参加过宋辽之战的至交好友抵达洛阳,寻到了李贤,准备国子监秋季入学考试。

接下来的事就难了,李贤到是找了些兵法相关的书籍和练习题让武征他们去做。但武征这几日只能识得几个大字,那能看懂枯燥的兵法?

李贤却是勉强懂得其中意思,往深了就不会了。按照最新披露的国子监武学一科的入学指南,兵法是必考题,甚至还有实践应用!

为了国子监的试点改革,王旭算是把李贤当日的不少想法给变成可现实,也就成了李贤如今苦恼的源泉……

武征及其同僚,都是老实巴交的青年,在边境打过仗,实践大概率能过关,文试是个大麻烦。一个优秀的将领,不单单要回皮甲上阵,更重要的是其统领指挥能力。国子监新设的武学,便是很好的进修对象。

李贤对武征可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又哪会让之白跑一趟!

“这有何难!公孙圩不才,自幼熟读了不少兵书,若是小郎看得过去,公孙圩便去解答一番如何?”

公孙圩笑道。

李贤大喜,终于给武征他们找到一个补课老师了,不用自己每天晚上回去熬夜找资料。

还没来得及说出感谢的话,公孙圩又笑眯眯地看向了另一人。

“若是同窗能请的上曹兄那就更好了!曹兄出生将门世家,又熟读兵书,我不如也!”

李贤顺着公孙圩望去,映入眼帘的正是一高壮少年,雄姿英发,气势在他们这几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其人姓曹名岸,上次和李贤等人也一同救过灾,只是让他没想到这平日只知埋头苦读的少年,也是将门世家!

李贤的同学录上,也不能所有人的祖辈都打探清楚,留个住址就不错了。

“同窗若不嫌弃,曹某亦愿同去!”曹岸道。

李贤马上行礼应下:“那就有劳两位同窗了!”

又给武征找了个辅导老师,他的心情顿时轻松不少。

众学子今天来,多是把行李放下。因为国子监的新校舍正进行着最后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