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名罢了。
王鏊对于朱厚照举荐秦紘一事,也是知道,在他看来,秦紘除了年纪有些大了之外,能力绝对在保国公朱晖之上。
他不由地问道:“殿下。您是怎么觉得推荐秦老将军的呢?”
朱厚照自然不能说,自己熟读明史,知道大明各个时期各件大事的。他回道:“我每日除了学习之外,就爱看朝廷的奏折和邸报。对于朝廷各类事情都有所了解,而且还对这些文臣武将的履历进行研究,其中就有这位秦老将军的光辉履历。所以我才觉得他非常适合。”
王鏊点了点头,虽然他知道,自打弘治五年三月,朱厚照被册封为皇太子后,凡诸司一应奏事,各具本进启太子。另外,获取朝廷各类邸报以及官员档案,这些东西对于太子朱厚照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难就难在选出最佳人选。而仅仅九岁的朱厚照竟然有如此见地,实属难得。
这件事,不仅王鏊佩服,就连许进、王守仁等人也是颇为钦佩。
一行人沿着大运河从通州出发,经天津、沧州、德州、临清、济宁、徐州等地,即将赶到淮安。
到了淮安后,只需继续南下,经扬州,到达镇江,向西就到达南京城了。
一路上,沿途的官府那是盛情款待,临走还都奉上了当地的土特产,当然了孝敬的银子还是不少的。
朱厚照并没有拒绝。因为他知道,到了江南,要想干事情,没有钱,是根本玩不转转的。
吃吃喝喝,拿着礼物,这一路可以说是十分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