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半天,三人还未见来者呢,甚至连来了几个人都不知道。想开音阵第二重,不知道对方在哪儿能行么?
音针密密麻麻的往外散,剑环与气刃虽然密集,但还是有一成左右透了出去。其他的都自行散开,唯有三仙正头上的一块,被三十六道剑光挡住。
同时,剑阵也有变化。
日影横移,从东向,也挪到了三仙头顶正上,高悬着,对着三人继续射出一圈圈剑环。
这剑环来的太快,三仙想变阵都没有间隙!
而且三仙也见过不少剑修,自然知道剑环神通,心知一旦被套住,不死也要剥层皮。
但这样的危机,三人经历过不知多少次了,彼此心有灵犀。
另外二个不动,唯有金禅的木鱼声炸响,从木鱼上升起一层金灿灿的光罩,把三个人护住了。
这光罩脱胎于佛门的佛光罩神通,唤作金罡罩,韧性极强。一被剑环扫中,就缩小一些,这时候又一声木鱼响,又涨到比先前还大。就这样,时大时小,心脏一样的跳动不停。
趁着这功夫,下面七十二口火剑也发作起来。
一口口围着三仙飞快转动,开始还能看出剑的形质,很快就变成细如红线的剑光。
三仙彼此相距七丈左右,金禅布置的防御时大时小,但在剑环之下,总能护住三人。
这些剑光一出,动辄会缠到金罡罩上,金罡罩就会放出刺目的金光,把剑光弹走。但剑光散而不乱,很快又聚过来。
要是单独应付上面的剑环,或者四周的剑光,这金罡罩也差不多了。但在两者你来我往的夹击下,慢慢就撑持不住,越来越小。
三仙心一惊,这金罡罩虽然比佛光罩差一点儿,却也比得上修真界里顶级的防御神通了。可金罡罩闪闪发光,越来越小,转眼已在破碎的边缘。
好在类似的情况三人也经历过,金禅乘这光罩未破,敲出最干脆的一声响。金罡罩的光芒灿烂数倍,在破裂的同时,将周边的剑气一瞬荡空。
此时钟声再震,玉蟾手一挥,掌上青钟破空而起,化作一个半透明的钟形光罩,将三人罩在下面。
剑光随即靠拢过来,剑环也落到钟上。
到这地步,三仙知道,对手一定躲在日剑发出的剑环后。同时也感受到剑阵的压力,乘机发动了音阵的第二重变化!
几乎在青钟落地的同时,银蝉猛勾弦,琴弦上发出一片飞刀似的音浪!
叮,当,苍啷啷——
以青钟为界,剑气、音刃分别打在青钟的外壁与内壁上。
剑气击中青钟,发出一阵不和谐的苍啷声响,随即被钟上的一层青光荡开,消散成点点灵光,归于无形。
音刃击中青钟的内壁,却毫无阻碍的投射出来,且分明大了不少。
这些投射而出的音刃,与剑环剑光相击,发出一通震耳欲聋的巨响。气浪翻飞,整座三仙岛都震撼不已。
就这样,青钟护住三人,琴声透过青钟,抵住了剑丝与剑环的夹击。
挡住了攻击,转眼就要破阵。
金禅先念一声佛号,木槌敲下,木鱼上涌起一层金光,伴随一声空灵响动,透过青钟,照在紫日喷出的剑环上。
这片金光范围不大,不足以将整个剑环照住。但剑环上被金光照住的部分,就像被按住一样,定在了半空中。
一部分被定住,另一部分依旧向前,顿时翻了一个跟头,连带着后面的一串剑环都冲撞在一起,发出嗤嗤的乱响。
一道道剑气从剑环上破空而起,有的被钟影挡住,打的钟影摇曳,青光不定。
没有钟影护住的地方,就出现密密麻麻,数不胜数的小孔,周边几十丈的范围,地面轰然下塌了数尺!
三仙见到这一幕,心随着地面也是一沉。这剑气的余波,比剑环的威力更大!
只有一个解释,这剑环中蕴含的剑气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对方刻意收敛了威力。要么是手下留情,要么是扮猪吃虎!但三人心知,无论对方怎样,他们必须使出更厉害的本事,不然要被人小瞧啊!
就这,对方还有月剑和雷剑没用呢。
三人暗中商量一下,看来这第二重变化没什么用,第三重肯定也不是对手,不如先声夺人,发动音阵的第四重变化!
所谓第一重变化,不过以银蝉的龙吟琴为主,讲求音声相合,弥补彼此的破绽。莫说修士,连精通音律的普通人也懂其中道理。算不得本事,但这是音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