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外走进来的一老一少,老的风骨峥嵘,满脸皱纹,却闪耀着说不出的深沉睿智。
少的一身黑黄为主调的锦袍,金线掐边,自带森森贵气,一双狭长凤眸,炯炯有神,即便站在人称南北双璧之一的王戟老先生身边,仍然不弱分毫。
尤其那盈盈凤目之下,一颗恰到好处的泪痣,宛如画龙点睛,让他的容貌更加出众。
芳蕊夫人和越公公看到那黑衣青年,当即便要行礼,却见那青年隐蔽得朝两人摆了摆手。
莫御微微回身,笑对王戟道:“王老先生请。”
王戟不失礼数的点点头,走进暖阁。
周羽看到莫御,便不由一怔,只觉对方很是眼熟,再看了两眼,终于想起来,当初顾先生来访的时候,身边跟随的仆从便是此人!
王戟走进暖阁,朝芳蕊夫人等人点头致意,却唯独对着苏沐沐拱手道:“苏姑娘,还记得老朽吗,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苏沐沐看到王戟,连忙行礼,“王老先生,我怎么会忘了您呢,赏花会一别,您老还是这样风骨卓然,令人钦佩。”
王戟哈哈一笑,“还是比不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啊。”
“见过王先生。”
王明德与周羽,上前见礼。
王戟这才看向王明德和周羽一眼,淡淡的道:“你就是王家的丫头?”
王明德恭敬的道:“王先生,晚辈正是王明德。”
王戟点了点头,“王明德,嗯,这名字不错,看来令尊对你寄予厚望啊。”
“晚辈一定努力,不会辜负家父的期望。”
王戟微微颔首,便不在理会王明德,而是朝苏沐沐笑道:“听说苏姑娘又有新作,快拿来让老朽欣赏一番。”
苏沐沐谦虚道:“啊,这个……其实今日是我和王明德比试之作,正好请王老先生雅正。”
芳蕊夫人便连忙将两篇文章都递给王戟。
王戟看了一下,这两篇文章都没有署名,并不知道哪个是谁写的,只好去看内容。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王戟读了这开头,便微微点头。
托物言志的文章,以竹为主,比作贤明君子,到也算是中规中矩。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王戟再次点头,以竹根喻坚定不移的品格,以竹直喻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以竹之空心,喻虚心受道,又以竹节坚定立志,磨练品行。
最后总结,因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可以说,是将竹子的品格,与君子的品性做了逐一对比,基本上都阐述完全了。
作为一篇托物言志的小短文,倒是相当的不错了。
“妙,当真是妙文。”王戟忍不住赞叹。
苏姑娘果然文采斐然,不仅诗词歌赋,对联精湛,便连这文章,也能写得如此精悍,果然是全才。
王戟看向苏沐沐,露出慈爱目光,只是眼底深处也免不了有一丝惋惜。
如此才情,怎么偏生是个女子呢?
唉。
王明德躬身行礼,“王先生谬赞了。”
王戟一怔,看了一眼行礼的王明德,又看了看苏沐沐,“这文章……是你写的?”
他惊愕的问着王明德。
王明德再次躬身,“正是。”
王戟错愕极了,他读这篇文章,一直以为是苏沐沐所作,没想到竟然是王明德写的。
可夸都夸出去了,也没法收回来。
再说,这文章写得确实不错,他文心通透,自然不能藏私,若是真正的好文,他是绝对不会因为私情,而故意昧着良心说话。
因此,他也只能歉然的朝苏沐沐望去一眼。
对王明德道:“你出身王氏宗族,倒是没有辱没了王氏的声望,文章写得确实精彩。”
王明德谦逊的道:“先生言重了,晚辈末学后进,还差得远。”
周羽听到王戟的夸奖,十分舒心,手中折扇摇得也勤了几分。
一开始,这王戟出场,他还担心对方是来帮苏沐沐的,万一真是如此,虽说是两人一起评判,可王戟毕竟是成名大儒,比他周羽可高了好几个等级。
王戟要真是一口咬定苏沐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