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日后,陆则白按照约定,去馆驿找她。
到了之后,才发现房门仍然是紧闭的状态,翠翘和玉藻见到他,都仿佛是看到了救星一般,“殿下,您可算来了。您赶紧去劝劝公主吧,公主已经整整在里面闷了三天了,再不出来,奴婢怕她要闷坏了。”
陆则白脸色一变,“她三天都没出来了?那可有吃饭?”
“这个倒是没耽误。”翠翘有些尴尬,每次去送饭,公主都直接收进去,吃完了再将碗筷都放在门口,“胃口看着还行,基本都吃完了,就是人不出来。”
陆则白松了口气,只要还记得吃饭就行,“我去看看。”
翠翘和玉藻微微躬身,便退在左右。
陆则白推门而入,一进去,便看到苏沐沐聚精会神的在书案前写着什么。
她秀眉紧蹙,写上两笔便要停下片刻思索,然后似乎不甚满意,将前面写的字迹划掉,整张纸团成团,扔在地上。
在她身周的地面上,已经扔了数十个纸团。
或许因为太过专注,竟没有发现已经有人进来了。
陆则白并没急着惊动她,从地上捡起一个纸团,轻轻展开,只见上面的字迹被划掉了不少,只有开头的几个字还勉强能够辨认。
——孙子曰……
再捡起一个,能够辨认出来的,仍旧是那三个字:孙子曰。
孙子曰?
这个孙子是谁?
陆则白疑惑不解,努力搜寻有什么人能够当得起这个称呼。
除了至圣先师孔子以外,还没听说有什么人能以“子”来尊称。
这孙子,是哪位啊?
想了半天,都不得要领,陆则白干脆悄然走到苏沐沐身后,去看她到底写了些什么。
苏沐沐这时候似乎思路畅通了,只埋头书写。
在她的右侧,放着一摞已经字迹工整,写好的纸张,大概能有十多页。
放在最上面的那张上,开头一行字迹略大,写着《九地篇》。
接下去便是同样以“孙子曰”为开头: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
只一看着开头,陆则白便不由动容。
这……妥妥的兵书啊!
他飞速的看下去,不一会就将整张纸上的内容给看完了。
这个《九地篇》一张纸并没有写完,正看到精彩处,便戛然而止,弄得他抓心挠肝的。
不过看了这一页内容,他便深刻的明白,这是一篇非常厉害的兵书,内容主要是总结了各种战场地形,分析每一种地形的利弊,临之要如何应对。
内容看似简洁,却十分精炼,全都是干货,朴实无华,却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非常实用。
看样子,这十几页应该都是兵书的内容,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其他纸张上都写了些什么。
不过……苏沐沐还在那愁眉苦脸,冥思苦想,面前的纸张上总算是写了出好几行了。
陆则白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她手底下并排放着两页纸,她都是先在左边的纸张上写,觉得内容没问题了,再誊抄到右边的纸张上。
每一次,写的不满意,便将左边的纸张团成团扔在地上。
此刻,右边的那页纸张上,已经写了小半篇,陆则白凝目望去,从她手侧看到开头的一行:《火攻篇》。
不言而喻,这是在写火攻的各种战法。
他心急想看,但见苏沐沐这会儿似乎思路畅通,便没有打扰她,只在一旁静静的等候。
此刻苏沐沐笔下写的,正是前世古代最经典,被誉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被称作《孙武兵法》,是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集大成者。
李世民也给出相当高的评价: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这部著名的兵书,六千多言,一共分为十三篇。
三日之前,苏沐沐便决定将这写出来,交给陆则白。
可真正到落笔的时候,她才察觉出想要默写是多么的困难。
跟《三十六计》不一样,三十六计哪怕她记得不是很清楚,可那些计策都是耳熟能详,没太记清的地方也可以自己发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