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派,掌门之子般琅正在寒潭练剑,瑾帝公子李洪亦在,但见二人挥剑过来,水花四处飞溅。忽然,几位气喘吁吁的青年弟子,从山脚飞将过来,扯着嗓门喊着,“洪公子,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帝君大人出关了,你快回家探望探望他老人家……”
李洪,瑾帝之独子,几年前拜倒在昆仑一位名唤樊荥的太上长老为师,由于瑾帝闭关多年,父子也是多年未能相见,而今正是一叙父子情的大好时机。
李洪先是一愣,很快嘴角勉强挤着微笑,由于洪公子素来都是皮笑肉不笑,大家也尚未看出不自然,“那还真是好消息,”
说完便转身离开,丝毫没有再多瞧同门一眼。而昆仑弟子,哪怕是般琅,也早已对洪公子的倨傲习以为常。
昆仑司武峰,太上长老樊荥一旁站立随侍,李洪端坐正位,破口就骂,“那个老东西怎么突然出关了……”
太上长老樊荥谨慎的看了眼上首的人,“洪少,看来我们计划还得延迟,还有樊荥弟子苏离的小徒弟好似发现什么,属下要不要”说罢就打了一个杀的手势……
李洪瞪了他一眼,当场就疾言厉色道,“废物,早就说要斩草除根,你偏偏想要装模作样。还是先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九叔,其他的等我回来再说。”
原来,此人早就不是樊荥本人了。
这日,上官林应邀赴约定慧大师的品茗悟道,定慧大师何许人也,乃是现任掌门的太上师祖,他是当世唯一南禅寺的净空大师齐名的佛修。
少林寺,般若阁,定慧大师和上官正在研讨佛法小无相心经,期间二人从佛理谈到参禅再到普通日常的茶水,上官认为所有刻意的求佛行为,或许本就在远离成佛本身,二人又对佛法进行深入讨论。
三日后,定慧二人表示收获甚多,随后定慧邀请上官弹奏一曲,以得证今日悟道圆满。曲调一响,琴声仿佛就把整个少林众人带入另一种佛法的国度,这是一种对佛法心经的灵魂触碰。
一曲终了,无一人有所反应,忽然整个般若阁金光大振,原来定慧大师一朝开悟,其佛法从炉火纯青境升级到返璞归真境。
万里之外的某个窑洞,一个目无表情的妙龄少女,看着新配出的寒冰,抽了半截的细长管状物,直接瘫软在地上,“不对,感觉还是不对,”
又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似得,“我把硼砂减半试试……”说完又从地上弹起,继续捣鼓药臼。
现在已是初夏时节,嘉兴地处江南,还不算太热,但有个地方是例外,那就是铸造师的工作场所,那里的火炉一年四季都不会熄灭,不论是烧铸瓷器,琉璃亦或者是武器,更要命的是那些器物的烧铸需要瞬时低温冷却,如果冷却效果不够,这件器物基本直接报废,可以以此想象那些匠人们常年生活的水生火热。
这日,仁义山庄的二长老陆渊正带领一群人走进工作作坊,但见一群光着膀子的彪形大汉在挥舞着铁锤,看着年纪不大,想来是火工童子之流。期间一位锦服少年蹙着眉头,捂着口鼻嚷嚷:“这里怎么有股奇怪的味道,我说你们怎么闻不见吗?”
四下突然寂静无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二长老先出言,打着哈哈,氛围才慢慢好转。
很快,作坊内的老师傅陈老闻着外面的嘈杂声走了出来,他和二长老就着冰库的问题进行好一番讨论,剩下的众人彼此看了一眼,就各自眼观鼻鼻观心,不多言语,大家都明白这是大佬在故意晾着他们。
傍晚时分,二位长辈才依依惜别,返程时候,陆渊看着李洪一眼,默不作声的叹了口气。
这日清晨,李洪照例大早就对二长老晨昏定省,李洪使唤着仆从为长老斟茶递水,二长老准备出行,突然转过头痛心疾首的问一句,“洪儿,你要我们为你的产业举荐可以,可为什么还有举荐其他不相干产业,这样将你父亲的颜面至于何地又将整个仁义山庄至于何地?”
原来李洪是想请仁义山庄在天玄商会上举荐自己名下的花印山庄和师门名下的大福记作为本届的天玄商会的御前行走。
说起天玄商会,就不得不提及修真界的秩序等级,几大隐世家族每十年联合举办天玄商会,就是在甄选合适的商界势力,为他们提供常见的隐世家族专属御用物资。
这些入围的势力,也或多或少都会掌握部分隐世家族自身的资源,而这些只有各位御前行走才有资格在世俗界和其他门派势力进行物资交换。
一般而言,每个隐世家族都有自己固定的合作伙伴,比如仁义山庄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