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长起来,我这里筹备开的两处饭店也该开始营业了。”
冯大山没想到老首长家不但有山庄,这丫头还张罗起两家饭店。
以前就听说老首长毁家抗日,这丫头有遗传基因,这么小还在上大学就张罗出这么多事。
“行,我知道了。”
“冯叔叔,山庄里还有溪水,以前种过水稻,可以多种些水稻。”
说到这,温暖突然想起什么说:“对了,我未婚夫有个熟人能弄到高产水稻,前几天我们去买些,明天早晨过去时你们带过去。”
冯大山双眼顿时亮了,急切的问:“亩产多少斤?”
温暖清楚的记得,有五六百公斤。
此刻,她不敢实话实说,犹豫下才说:“我也忘记多少斤了,总之比现在的稻种好。”
冯大山兴奋的说:“行,今年种种看,如果亩产高的话可以普及。”
听听,到底是转业兵,思想觉悟就是高。
温暖顿时吓出身冷汗,多亏自己没冒失说出来。这年代袁隆恒教授已经开始研究水稻,还没成功,自己真要是说出来,太骇世惊俗了。
对这样认真的好同志,温暖心中顿时充满敬意。
她心里暗暗打定主意,绝不能单独用新稻种,必须新稻种掺一半普通稻种。
她继续叮嘱:“冯叔叔,山庄的仓库里有不少粮食,粗粮细粮都有。粗粮磨碎了喂家禽,细粮留着你们吃。山庄的活很多,忙不过来你们就雇人。”
说话间,她从兜里拿出两千元钱说:“冯叔叔,这是创业资金,你去山庄附近的集市多买些猪仔鸡雏鸭雏。对了,我未婚夫的朋友,我还能买到种鹿和鸡鸭,抽时间我们买了送过去。剩下的土地你就种些粗粮,我这还有不少粘玉米种子,到时候多种些,大家能吃到新鲜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