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开始微微隆起,我站在妆台前用手比了比腰身,确实胖了不少,重华去宣化已经两个多月了,据他所说那边的局势相对较为稳定,他打开了贸易通道接受别国商贩进入宣化交易,现在百姓们的损失也稍有缓解,可是还是必需组织百姓开垦土地进行耕作,否则朝廷什么时候关了贸易通道,百姓又会朝不保夕。
今日见湖中前年重华派人所植的荷花开了,我带着紫织坐着马车出门,打算挑个颜色俏丽的花瓶带回去插花,顺便摘些莲蓬,给重华寄过去。
才从家门口的巷子出来,马车便停了下来,紫织掀起车帘问车夫:“怎么不走了?”
车夫回话道:“好像是端平王的军队入京了,所有车马都得等着端平王的军队过去。”
我凑到车前看了看,本来我是不信,藩王进城只能带五十亲卫,何来军队一说?结果乍眼一看可不得了,何止五十人,那浩浩荡荡的兵马排列有序的从我眼前经过,黑乎乎一片竟是望不到边。
我茫然的放下帘子,怎么回事?就算端平王被封为了一等公,享摄政权,这般堂而皇之的带了这么多兵马入京,萧歌山居然忍得下去,还如此放纵他?
这么一大队兵马进城究竟意欲何为?我拉了拉紫织道:“不去了。回府。”
紫织点点头,叫车夫回府,她最是心细,问我道:“可要奴婢去帮夫人挑一个?顺便打听打听消息?”
我点点头:“那就有劳你了。等你回来,帮我找找这段日子京中各夫人送来的帖子,我看看有没有合适去的。”从我怀孕以来,就再没参加过这些夫人的聚会,哪怕前来恭贺我有孕的也被我以各种借口拒之门外。我太久没出门活动了,这京都的局势瞬息万变,以至于从路人口中接收消息。
我翻看着帖子,多数已经过期,剩下的不是些私人的宴请,就是些插花饮茶的聚会。这种聚会一般邀请的人不多,只怕我想知道的事情还是需要通过更大的场合才能获取。
这时紫织翻出一本帖子看了看,犹犹豫豫地道:“这倒是够大场面了,只是……”
我拿过来一看,是摄政王侧妃端平郡主的诞辰,我自有孕,除了大姐和母亲来看过我,二姐压根都没有过问一句,想来我终究是她心里一道过不去的坎,我这次要是承了端平郡主的帖子,二姐和我的关系就更决绝。
正当我犹豫之际,一个小丫鬟跑着进来道:“将军又来信了。”
我接过信打开,里头内容如下:亲亲娘子敬上,宣化近日偶有他国不法商贩厮扰百姓,为夫已上凑朝堂,准许为夫向明州求援镇压,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应该已在作战中,不日定能收获捷报。恐你知我涉险担惊受怕,特给亲亲娘子说明,勿念,安好。
我放下信叹了口气,虽说只是一些不法商贩,没有什么难度,可重华向明州借兵,说明他在宣化的处境不容乐观。
“我瞧着日期是后天,紫织你帮我准备好礼物,挑些精巧的。”我记得第一次见端平郡主时我还没有出嫁,那时她笑我京都世女喜欢的东西都千律一篇,此时她已是大名鼎鼎的摄政王侧妃,寻常物件怕也入不得眼。说起来她也算是我与重华的半个媒人,我想了一下,便道:“礼物还是我亲自挑吧。”
都说摄政王宠爱侧妃,比王妃过之不及。今日见萧景揽着端平郡主的纤腰在门口迎客,对身旁身为正妃的二姐置若罔闻,我才知道所言非虚。
我会来恐怕不在他们的预期之内,且不说我怀孕以后就闭门谢客,我与二姐两两相厌的流言更如同家常便饭。
见我来了,萧景看了看垮着脸的二姐,本来她今日被迫出来陪着两人迎客已经够不爽了,结果又看见我厚着脸皮过来,她儿子萧冕满周岁我都没来道贺,如今来贺一个侧妃的诞辰,何其讽刺。
端平郡主握了握我的手,亲切地问候着:“好些年不见你了,说起来我与你也算妯娌,竟是一年到头见不到一面,说起来都不像住在同一个城里的。”
我微微弯腰行了个礼,回道:“这些年我身子一直不大好,不常出来走动,倒叫侧王妃挂心了。”
她扶住我,含笑道:“前些年听你摔下台阶小产,如今更是要小心些,平日里多带几个贴心的人照顾着。”
谢过侧王妃,送了礼物后,紫织扶着我慢慢朝花园里走着。
“这些年不见她,竟如同变了个人似得,她当年可是拎着我的领口把我提了起来,如今你看,她哪还有一点塞外女子的洒脱不羁,活脱脱的一个高门贵妇,举手投足间气定神闲,优雅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