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工部侍郎李光彦求见。”
我手里拿着《汜胜之书》看的正入神,一旁还放着《齐民要术》《四民月令》等,头也不抬的道:“请进来吧。”
片刻后,熟悉的声音响起:“臣工部侍郎李光彦,拜见夫人,夫人万安。”
闻声我放下书,愣愣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方子羡,磕磕绊绊地道:“你……你说你叫什么?”
方子羡低头道:“臣工部侍郎,李光彦,拜见夫人。”
我回过神来,叫了他起身,他又道:“臣奉王上之命,与夫人商议粮户制推行事宜。”
“哦哦,好。”我点点头,挥手让侍奉的人全部退了下去,然后惊喜的问道:“怎么是你呀?还有你什么时候改名了?”
方子羡嘴角微微上扬,仍有点当年少年郎春风和煦的样子:“出门在外,换个名字比较方便。”
我没有太在意,当年我不也是换了个名字么。“这下好了,咱们也可以叙叙旧,多聚聚。”我笑着给他倒了杯茶,他望着我道:“你心情不错。”
“是啊。见到你,而且来帮我的人是你,我自然是心情大好。”我喝着茶,听他道:“前几日我听说,你可是给了四后个下马威,不愧是我认识的许姐姐。”
“噗!”我呛了两下,方子羡本想拍拍她的背帮她止咳,却在半空中硬生生停住,最后不动声色的缩了回去。
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我道:“我可没有那么闲,她们不来招惹我,我就谢天谢地了。还有,你怎么什么都能听说?莫不是这楚王宫也有方家的势力?”
一听见方家,方子羡眼神暗了暗道:“没有。不过南德后的叔父,是千马郡王。本是护送南德后入宫后便要回千马郡的,为了这事又多待了两天,前几日在朝堂上告了你一状,说你不敬重旧朝宗亲。”
“呵。”我冷然一笑:“南德后这一家子果然是什么树结什么果,真会给我挑罪名。他要说我善妒也好,不敬南德后也罢,左右不过是妻妾之间争风吃醋的把戏。如今说我这个异国人不敬重他们楚地的宗亲,那但凡和楚地王室有个一星半点关系的,不得把我看做眼中钉了?”
方子羡道:“你也不必恼。王上驳他,说现在楚地虽然还叫楚地,但终究是改朝换代了,你是新朝的宗亲,莫要念着八竿子打不着的旧朝。把千马郡王说的老脸通红,当晚就启程回了千马郡。”
我“噗嗤”一笑:“好个萧歌山,他倒是会见缝插针,先发制人。”
方子羡也笑了:“所以你也安心吧,四后未必还敢为难你。”
“哦?”我反问道:“难道你不觉得,我会为难她们吗?”
方子羡摇摇头,肯定地道:“不管这楚王宫里的人怎么说,哪怕是天下人都这么说,但我相信你的为人,你不会无缘无故为难谁的。”
唉,我扁着嘴,听子羡这么说,突然有点感动呢。
“好了好了。该说正事了。”我将一旁的书递给他道:“你看看,这些书里对于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日期、种子处理、农作物栽培技术、收获、留种贮藏、区田法等均有记述。应该能起到作用”
方子羡仔细的看了约莫半刻的功夫,点着头道:“倒是实用。只是需要专人习读,再加上有经验者带着讲解,宣传,实操,培养。”
我道:“这个不成问题,玉荣妃已联系了有经验之人。你倒是要帮我找几个能说会道,又踏实刚正的人,咱们粮食来之不易,可不能养出中饱私囊的饭桶来。”
方子羡道:“这个我会和王上商讨。现下最重要的是政策的宣传难以开展,若没有实打实的好处作为铺垫,光是空口白话。等我们筹备安插好技术人员,起码也是几个月后,只怕会适得其反。”
“果然粮食是最大的问题。”我皱着眉道:“楚地刨去正常的开销,我们若以人口来算,这些粮食能维持多长时间?”
方子羡道:“我已去户部详细核实过,如今登记在册的楚地百姓约摸有两百多万人,粮食储备算上栗,谷物,稻米总和约有六百四十万石,只够食用半年。”
我头疼地道:“离来年入秋还有十个月,而我们必须在开春之时完成人员,技术,分管,宣传,各项配备。不仅粮食不够,时间也紧。”
方子羡道:“其实楚地目前兵力总值三十万人,刨去皇城驻守的和各地方管制军,剩下的三万余人基本可以调动来作为我们的助力。既物尽其用,也好管制地方治安。”
我道:“这是个法子,不过要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