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总有疏漏,特别是这种皇家高级册封之时,所用的庄典古语,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
李祐前半部分迷迷糊糊地听着,到了后面就开始昏昏欲睡了,果然这些文绉绉老头子就是个催眠器,不管是现代的语文老师,还是古代的老文人,都带着一样的性质啊!
等老头子说完话之后,李济安又开始上去,不过李济安没有老臣那么啰嗦,简述了一下大溏现状,又夸赞了一下李治,并报以期许,希望李治能够成为天之骄子。
李祐听着这话,不经觉得好笑,没想到李济安也挺能吹牛逼的,硬是从一无是处的李治身上东拼西凑地凑出几个优点,放大了说,还特么说得滴水不漏的、条条有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若是让自己硬是挖掘出李治这么多的优点,还能说得这么一本正经,恐怕自己也得花费些时间啊!
就在李祐胡思乱想之时,老臣极具特色的声音又响起。
“吉时已到,承齐王殿下李祐,以兄之量,带皇太子登台受众宾拜之,明示天下!”
李祐理了理自己华服,一副大领导的气派,上前去带李治上台。
带太子上台接受册封的人,称为任者。
其实按照李祐的年龄和地位,是轮不到他带着李治上台的,也当不了任者,向来当任者的,都是上了年纪,为国家鞠躬尽瘁,光荣一生的老臣子。
能够带着太子上台接受朝拜的,也就意味着,在朝廷之后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连当今皇帝都要敬重几分。
而李祐现在不过是二十出头,自然是论不上老臣子,也论不上是德高望重。
但是人家就是厉害啊,一个个的功劳都是拿得出手,硬杠杠的!
怕是连那些老臣子一生的功劳加起来,也不一定能够及得上李祐。
李祐那可是创出了土豆、辣椒等东西,造福了多少子民啊!当初出兵东突厥,那也是百战百胜,出去了大溏多年的心患啊!还有改进了造纸术,让纸不再成为达官贵族的奢侈品,还是天下读书人眼中的圣师!乃人间贤王!
再加上之前李承潜谋反之时,李祐更是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护住了整个大溏的稳定。
这些事情,哪一件不是功高震天?
就算是有一些大臣觉得李祐太过于年轻,怕是担不起带太子上台接受朝拜的严礼,受不起任者的。虽然位不配,但奈何不住人家是真的功高啊!
于是,那些觉得此举不合适的大臣,也只能是心中嘀咕两句,也不敢说什么,毕竟李济安都同意这样了,要是自己再嘴碎,那岂不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