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冷眼观望,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李祐成功上位,因此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
时间逐渐临近会试,从全国各地都赶来了大量的考生。
这就导致楚王府在一波请帖大潮和礼物大潮结束后,又迎来了一波投卷大潮,在得知李祐负责本次会试后,大量才子都疯狂的往楚王府投递诗词策论,以求一飞冲天。
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李祐的诗词无双之名早已传遍大唐,因此无数人都希望李祐能够点评一番他们的作品,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想借此扬名直接保送!
唐朝时的科举制度不仅不糊名,还非常看重出身和名气,就如同以前的九品中正制一样,一旦符合要求就可以跳过会试直接保送上去,最终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这在李祐看来简直就是在胡搞瞎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