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内的基础设施,电是关键,解决了照明和取暖,以及一些小型电器设备使用的可能,燃气灶可以煮烧,让食物更丰富美味,长长的九个月,或许会更久,我得考虑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
健身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只要再添置一些小器械,就可以每天运动了,既可以消磨时间,又是锻炼身体,在阴暗的洞穴内独居,锻炼是必须的。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从小喜欢书法,喜欢练毛笔字,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但平日里无事时,就会安静下来家里练练毛笔,洞内环境安静,有大把的时间,既是消遣,又能增加一项技能。
这个世界真是奇妙,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人,但他们无论在哪里,一些风俗习惯始终伴随身边,就像毛笔,在国外的华人圈里,玩的人很多,修身养性,悠然自乐。
要买到笔墨纸砚,也很容易,华人开的商店超市,哪怕现货没有,他也能马上想办法帮你进到。
接下来是食物的环节,食物的储备,我一点儿都不担心,天然的冷藏间,只要天气一转冷,就能让蔬菜水果保持新鲜,甚至每天能吃到荤素搭配的菜肴,主食面和米,甚至不需要冷藏,阴凉常温下,就能存放很长时间,如果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在里面钓到鱼,现在我还不明确,地面下的暗流,到底有多大多深,但只要与内河与海相通,就会有鱼儿的可能,在发电机旁相对较薄的地方,凿一个洞,准备鱼竿,极有可能吃到新鲜的鱼虾之类。
安全是我最需要考虑的。
威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毒虫毒蛇类的小生物,它们往往隐伏在缝隙角落,因为我的入驻带来食物残渣和温暖,它们就会苏醒,从而进行攻击,特别是一些小虫,在正式入住前,我要做一次洞内全面的消毒,并准备蚊帐,在睡觉时能隔离这些小生物,也能起到保暖作用,二是疾病,虽然这个概率较小,但一个人在里面,难免会有跌伤意外,也会可能突发一些疾病,食物源性胃肠道疾病和寒冷引起的呼吸道病,最容易发生,常用药品和医疗用品,需要有充足的准备,特别是意外受伤的处置物品,一定要考虑周全。三是冻伤,虽然理论上有了电,但发电的条件是要有水的流动,万一暗流被冻住,电也就发了不了了,没有电,供暖就成了问题,本来山体洞穴内的温度会形成冬暖夏凉,但这北面的岩体并不是密封的,它有很多小的曲折孔隙与外面相通,正因为这样的结构,才有了天合而成的冷藏间,也会有一些阳光漏进来,同时寒风也会灌进来,我没有经历过莫利的冬天到底会有多冷,从唐嫣和王军的遭遇,可见这里如果没有保暖措施,会让人熬不过冬季,因为洞内不可能使用产生黑烟的明火,所以烧柴煤取暖的选项会被淘汰,燃气有限,主要用来烹煮食物,取暖就太奢侈了,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准备好足够的保暖物了,厚被子、衣裤以及睡袋都是方法,至少在洞内不是露天的,也好呆是个地表下的空间,总不至于跟外面一样冷吧。
中间那一间,原先摆放设备的,可以用作卧室,那里的密封性好,入口也门框样大小,只要挂个厚的布帘,就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是烧菜时的气味散发。
洞内相对密闭,如果每天烧制菜肴,会在里面积淀很浓的油烟味,不但让自己不舒服,还会让气味外逸而有被暴露的风险。
我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装一个水力驱动的排烟机,中间装上活性碳过滤,然后末端做成筛孔状结构浸入水流中,浸入部位,在发电机的上游,排烟管逸出的气泡,会搅动水流,让它在严寒时不致于结冰冻住,保护发电机的水流率。
这样既环保又高效,很完美地解决了发电机因为冰冻而停摆的后果。
如果能创造保证这些条件,不要说在里面呆九个月,只要食物足够,住三五年都不成问题。一个杀手,冷酷是他的本质,要回归到正常的社会去融入和生活,确实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上,在一个相对封闭的隔绝环境里作为缓冲,应该是非常有利的。
健身和书法,一动一静,一张一驰,既充实了时间,又能对以后的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娱乐还是谋生,会更自信,会更从容一些。
一切都在为迎接崭新的人生而准备。
食物的甄选,我至少要保证二倍时间以上的储备,也就是十八个月的足够食物,而且有一部分是基础必需品,也就是在出现冰冻、变质腐烂等情况下,要有能度过九个月的基本生存保障,充足的淡水、能长时间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