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宫大殿之上,慕容朗月一身龙袍,目光坚毅的望着满朝的文武百官,而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近日来,京城中关于君上非王族血统的流言越传越盛,忠义候派人四处查询流言的根源所在,可将近半个月了,一无所获。如今连刑部,巡防营的人都出动了,采取了强力镇压政策,只要有一点风声便直接抓人,弄得京城之中人心惶惶,大牢里都快关不下了,而此事依然没有平息。
人到中年的慕容朗月,稳重了许多,或许是在这个位置坐久了,褪去了浮躁后连面部轮廓都刚毅的不少,颇有处变不惊的气势。
“寡人登基快十年了,血统之说却现在才传出来,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这几年四海升平,看来是有些人嫌日子过的太清闲了,想要兴风作浪扰乱朝纲,这种人寡人绝不姑息,从今日起,寡人要亲自彻查此事,一旦查出幕后主使,寡人要株他九族!”
满朝文武一听此话,全都跪了下来;“君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慕容朗月冷眼的看着面前跪着的文武百官,警告道;“传寡人口谕,知情不报者,斩!以讹传讹者,斩!退朝!”
退朝~~~~~~
慕容朗月说完便气势汹汹的站了起来,转身离开了大殿,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大臣们。
传谣这种事最难定论了,老百姓的茶余饭后,弄不好就会引起骚乱,更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成为打击政敌的利器。
还好现在朝堂之上,除了忠义候,其他内阁大臣都均势力敌,而忠义候本人也十分低调,并没有因为君上的宠信而嚣张跋扈,尤其是侯爷夫人去世以后,慕容兴也不知所踪,忠义候更是死气沉沉,整日饮酒,对朝堂之事也淡然了很多。
望着这阴霾的天空,侯爷心中十分压抑,就像埋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会是太后故意传出来的吗?如果真是太后所为,他要怎么办?
浑浑噩噩的回到侯府,侯爷直接将自己关进了书房里。
“侯爷!”天快黑的时候,侯爷身边的一个侍卫慌慌张张的出现在了书房。
“什么事?”侯爷冷冷的问道。
那侍卫脸色慌张,将头伸出门外,确定四周无人,才慌忙禀告道;“启禀侯爷,我们在追查流言的时候发现了慕容世子的下落,而且······”
侍卫欲言又止,侯爷一听慕容兴,立马警觉了起来。
“你们发现了慕容兴的下落?他在什么地方?”
“埋骨之地,野人村!”侍卫如实回答道。
侯爷苦笑道;“难怪这么多年找不到他的下落,原来藏在那里!流言是他传出来的?”
“是从野人村传出来的,但是不是世子爷传的,就不好说了,这野人村里住得都是一些无恶不作的亡命之徒,我们没敢进村,怕打草惊蛇。”
侯爷想了想吩咐道;“调集兵马,随本候去屠了这恶人村,君上今日下令,乱朝纲者斩!”
“可是!”
这侍卫并不知道其中缘由,只是诧异这慕容世子可是侯爷的亲骨肉,侯爷为何会带兵绞杀?他更搞不懂,这慕容世子好好的世子爷不做,为何要隐匿在恶名昭著的野人村?
“没有可是,听令便是!”
“是!”侍卫见侯爷脸色不对,也不敢多加揣测,服从命令是他们做下属的首要职责。
当夜,一队兵马便浩浩荡荡的出了京城,直奔断桥村而去。
京城离野人村并不算远,快马加鞭一天一夜便到了村口。
这野人村原本并不出名,只是一个破落的小村庄而已,不知道是哪一年,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整个村庄的人一夜之间全死了,一到晚上阴风阵阵,周边就开始有了断桥村闹鬼的传闻,方圆十里都没有人敢靠近。
后来一些逃荒之人,流寇无处可去,便大着胆子住进了野人村,闹不闹鬼不知道,反正时有争斗发生,官府又不管,渐渐的这里便成了恶霸的天堂,欺男霸女,杀人食肉,一时间名声大噪。
而慕容兴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还得从几年前说起,当时他去侯爷夫人处请安,偶然间听到侯爷夫人与身边张嬷嬷争执起了当年偷龙转凤之事,亲眼看到侯爷夫人毒死了张嬷嬷,当然也知道了自己是假冒的世子爷,慌乱之中逃出了侯府。
在京城东躲西藏,差点小命不保,还好被严家人所救。
严家接到端亲王的命令是送慕容兴出京城,能不能活命全靠他自己的本事,而这慕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