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院中秘密,尚说不是越俎吗?"孙洪伊勃然道:"你有什么证据?"树铮微哂道:
"证据不证据,你不必问我,你自思可有这事么?"洪伊怒上加怒,便向段总理道:"总理如何用此狂人?若再纵容过去,恐总理也要失望了。"段总理本信任徐树铮,闻了此言,面色顿变。各阁员睹这形态,连忙出为排解。那孙、徐两人,还是互相丑诋,喧嚷不休。这时段总理也忍耐不住,竟沉着脸道:"这里是会议场,并不是喧闹场,孙总长也未免自失体统了。"责孙不责徐,左袒可知。言毕,拂袖自去。阁员劝出孙洪伊,才得罢争。
越日,段总理负气入府谒见黎总统,述及孙、徐冲突事。黎总统淡淡答道:"孙总长原太性急,徐秘书亦未免欺人。"袒孙之意,亦在言外。段总理见语不投机,更增怅闷,便信口答道:"孙总长是府中要人,树铮不过一院内委员,总统如以树铮为欺人,不但树铮可去,就是祺瑞亦何妨辞职。"明是要挟。黎总统听到此语,忙道:"国家多故,全仗总理主持,如何为他两人,弃我自去呢?"段复道:
"祺瑞本无心再出,不过为势所逼,暂当此任。现在南北统一,大局稍平,阁员中不乏人才,总统可择贤代理,何必定需祺瑞,祺瑞也暂得息肩了。"黎总统道:"我也并不愿做总统,无非为国家起见,望总理不必多心。"段又无情无绪的答了数语,即行告退。
黎总统经此波折,心下很是不安,当召国务员入商。
交通总长许世英,以此事必需调人,非请徐东海出来,恐难就绪。黎总统颇也首肯。适徐已返居辉县,即日遣使,写了一封诚恳的手书,敦促来京。凑巧段氏意思,不谋而合,也去函请徐东海。使节相望,不绝于道。这位三朝元老徐世昌,因顾着双方友谊,不忍坐视,遂自辉县起程,乘着京汉铁路,直达京师,一至正阳门,但见府院中人,已在车站两旁,欢迓行旌。正是:
朝局又将成水火,都人胜似望云霓。
徐东海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