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民国演义 > 第 241 章

第 241 章

倒段,小徐为段氏第一腹心,绰号为小扇子,所以必欲罢免;若张勋与段氏,明系仇雠,何妨令复原官,多一个段家敌手。故张勋开复原官一条,吴氏并无异议。这可见吴氏心理,亦全然为私不为公。

张作霖既经返京,即将议定办法六条,面呈徐总统。徐总统阅毕,便语作霖道:"翼青即靳云鹏表字。定要辞职,我已于昨日批准了。财政、交通、司法三总长当然连带辞职,可无庸议。此外数条我却不便作主,须要先通知段合肥,俟他认可,方得照办。"作霖也知老徐难办,因即应声道:"且去与段氏一商何如?"徐总统道:"别人无可差委,仍烦台驾一行。"作霖又慨然承认,起身即去。段祺瑞方出驻团河,由作霖前去晤谈,先说了许多和平的套话,然后将议案取阅。段祺瑞瞧了一周,不由的懊恼起来,再经作霖委婉陈词道:"据吴佩孚意见,定要解散安福部,撤换王揖唐,罢免徐树铮,作霖亦曾劝解数次,终不得吴氏退步。公为大局起见,何必与后生小子,争此异点。否则作霖想作调人,看来是徒费跋涉,不能挽回了。"祺瑞作色道:"吴佩孚不过一个师长,却这般恃势欺人,他若不服,尽可与我兵戎相见,我也未尝怕他呢。"作霖听了此言,说不下去,只好返报老徐。老徐再要他曲为周旋,作霖也出于无奈,再往与段氏婉商。偏段氏态度强硬,一些儿不肯转风,累得张雨帅奔走数次,毫无效果,乃向徐总统前告别返奉。老徐又苦苦挽留,坚嘱作霖设策调停。作霖乃再诣保定,劝曹、吴略示通融。吴佩孚勃然道:"不解散安福部,不撤换王揖唐,事尚可以通融,惟不罢免小徐,誓不承认。"曹锟亦说道:"老段声名,统被小徐败坏,难道尚不自知么?"作霖见两人言论,与段氏大相反对,遂续述段氏前语,不惮一战。佩孚更朗声道:"段氏既云兵戎相见,想无非靠着东邻的奥援,恫吓同胞,我辈乃堂堂中国男儿,愿率土著虎贲三千人,鹄候疆场,若稍涉慌张,便不成为直派健儿了。"两派相争,纯是意气用事。作霖长叹道:"我原是多此一行。"曹锟便即插口道:"公以为谁曲谁直?"作霖道:"我亦知曲在老段,但我为总统所迫,不得已冒暑驰驱,现双方同主极端,无法调和,我只好复命中央,指日出关了。"曹锟又道:"事若决裂,还须请公帮忙。"作霖点首道:"决裂就在目前,愿公等尽力指麾,待得一胜,那时再需我老张说和,也未可知,我就此告辞了。"隐伏下文。曹锟复把臂挽留,作霖不肯,且笑语道:"我已做了嫌疑犯,还要留我做甚?彼此相印在心,不宜多露形迹呢。"说毕,匆匆告辞,返京复命。徐总统具悉情形,复与作霖密商多时,方才定计。越两日,即由京城新闻纸上,载出徐树铮六大罪状,略述如下:

(一)祸国殃民。(二)卖国媚外。(三)把持政柄。

(四)破坏统一。(五)以下杀上。(六)以奴欺主。

文末署名,为首的系是曹锟,第二人就是张作霖,殿军乃是江苏督军李纯。又越日,由徐总统发出三道命令,胪列下方:

(一)特任徐树铮为远威将军。

(二)徐树铮现经任为远威将军,应即开去筹边使,留京供职。西北筹边使,著李垣暂行护理。

(三)西北边防总司令一缺,着即裁撤,其所辖军队,由陆军部接收办理。

看官听说,当时徐树铮久住库伦,对着南北用兵,本常注意,既闻湘省失守,正拟密调西北军,分道援湘,但究因相隔太远,鞭长莫及,且恐直军中梗,急切不能通过,未免踌躇,忽又得辽东电报,乃是张作霖应召入都,愿作调人,他亦预料一着,只防直、奉两派相连,压迫皖系,于是不待中央命令,星夜南回,驰入都门,运动雨帅,愿以巨金为寿。并云:"事平以后,定当拥张为副总统。"作霖前次为小徐所绐,怎肯再为所欺?因此拒绝不答。树铮见运动无效,复怂恿东邻,阻止奉军入关,一面唆使东三省鬍匪,扰乱治安,袭击作霖根据地。种种秘计,却是厉害。不料事机未密,所遣密使,竟被奉军查获,报知作霖。作霖当然大愤,即电告曹锟、李纯,联名痛斥小徐。曹锟正乞奉张为助,巴不得有此一举。李纯亦素恨段派,与曹锟不谋而合,同日复电,并表同情。作霖便发表声讨小徐的电文,并向总统府献议,请罢免徐树铮,撤销西北边防军。徐总统尚欲保全皖系面子,但调小徐为远威将军,并闻小徐已经来京,仍有留京供职的明文。惟将小徐的兵权,一律撤尽。叙入此段,为下文作一注脚。小徐不禁着忙,急赴团河见段合肥,涕泣陈词道:"树铮承督办谬爱,借款练兵,效力戎行,今总统误信二三奸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