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夜雨百年心 > 第 115 章

第 115 章

担。于是这件事也谈妥了。宝姿在走以前,后来她为许氏加班做的好多文档就是華庭的。

阮红瑛的那位同学容先生,就是应聘到的華庭。容先生中文名容义華,英文名George,他的父亲本是广东某地的牧师,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早年去了英国,结识了他的白人母亲,现在依然在英国做牧师。所以他是混血,只是他长的比较像父亲,但因为混血,额头高阔,眼睛深邃。他和阮红瑛在英国的大学相识,学的是建筑。父亲希望他回中国来做几年事,看看自己的故乡,于是看到招聘的启事,他就拿给了儿子,并敦促已经在英国做事的他回来。容义華和阮红瑛虽然在学校因为是华人而相识,但是因为不同专业,加上阮红瑛为人比较冷淡,因此交往也不多。但是阮红瑛如此容貌,又爱穿红衣,容义華自然印象深刻。于是他到香港以后,在一次阮红瑛到他暂住的酒店和客人见面的时候,他路过立刻就认出了她。他一个人在香港,又没有什么朋友,对阮红瑛自然非常的热络殷勤。和唐鹏在那次吃饭的时间遇到的时候,容义華才到香港没三个月,阮红瑛并没有说容义華在華庭做事,她本来就不喜欢讲别人的事,后来她和唐鹏之间也没再谈过,因为他们自己在一起的时间都不多,她不会谈不相干的人。唐鹏更不会谈,他本来在乎的人就不多,而且阮红瑛已经是自己的未婚妻了,他从来不去華庭,因为那是文强俩兄弟的生意,他身为唐家的人,也要避嫌,所以再没见过此人。

第三部 (三十七)

这盘生意还有一个关键的一方,就是叶家。英国人的银行自然和政府一个调调,说的好听,但是谈到资金的具体事宜,其实是能拖就拖,或是找各种理由和借口,像打太极拳,你还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而由叶家掌舵的美国花旗,风格就不一样,而且美国人的想法自然和英国人不同,英国人不想理的,美国人正好揽下来,这个不是光钱这么简单,英国人是政府,是统领,他们是不必出钱,依然可以永不出局。但是美国人在这个方面只能靠出钱来施加自己的影响力,这种基本建设又是雏形产业,必须要进去的早,投资投资当然是有风险的,但是拿不上牌以后才要后悔,特别是有实力的投资方,当然不能只看眼前,又不是做小买卖。文强和叶家有业务往来,还可以说私交甚笃,因为他们都经常一起出席唐家的各种公开活动,认识很早,还因为叶盛彬的关系。叶进豪第一次和文强见面时就说过,盛彬的朋友就是我们叶家的朋友。叶进豪本人虽然和文强接触并不多,但他也是一个有着强烈的中国心的人。

所以文强去找叶盛谊谈的时候,他说,“文强,我们一向合作愉快,只是这件事不是小事,花旗也要先开个会才能决定,我想至少爸爸和叶家单方面一定会投赞成票。”后来,花旗果然决定加入,只是投资计划上做的比较周详谨慎,但在商言商,生意就是生意,不管它有多少其他的意义在。英国人一看,美国人决定下海,又有点儿心痒,怕战争最后也没波及香港,这一块倒被他们抢了去,所以汇丰又想投标。英国人要加入,就事论事当然更好,但是花旗就要受到排挤,華庭就很难做。文强又去请教罗先生的意见。罗先生也觉得这个问题棘手,但是他就约了叶进豪,他们三个人在跑马地会所先私下里谈谈。叶进豪是罗先生的晚辈,那时候还不是亲家,但私交不错,自然如约前来,他心里也有数这个谈话的目的是什么,不过花旗的事不是叶家说了就算的,叶家也不好公开地在花旗为華庭说话。文强于是又去找了摩根先生。文强离开上海以后,还经常给维勒先生寄问候卡和圣诞贺卡,战事一起,维勒先生携夫人回了美国,他还有他们的联络方式,不过通信实在是太慢。文强到了香港以后,因为和花旗有往来,于是也请维勒先生推荐了美国政府在香港办事的机要人员,这就是摩根先生。摩根先生的夫人是维勒先生的表妹,两家关系近,所以一牵线也就和文强熟悉起来,虽然见面不多,但文强在各种节假日的礼数上都做的很周全。

摩根先生现在是美国政府在香港的投资顾问,算不上是官,但还颇有影响力。他听完文强的分析,花了一个礼拜,给美国驻香港领事馆做了一个报告,觉得不宜在这件事上和英国人正面较劲。这报告自然对花旗的最高层有影响,所以花旗最后又修改了投资计划,目的是分散投资风险,让英国人进来,但他们一样要在商言商,承担风险,汇丰也只能同意,政府自然不好直接干预商业决定。

所以華庭在宝姿走后的那个四月也就是文强和程程的结婚周年的那个月就开张了。香港各主要富贵人家社会名流包括不少洋人都出席了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