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血铸红梅唤春归 > 第 1 章

第 1 章

本作品由提供下载,欢迎光临。更多好书请访问

血铸红梅唤春归

作者:heron_flight

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这只不过是一篇小说而已,没有什么意图也无所谓什么立场,当然更没有和颜色有关的问题。虽然内容有涉及历史,但是除了各界历史书上明确有载的内容框架之外,其余内容和人物全为虚构,一切情节、人物描写、景物渲染等等仅为适应剧情需要,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如果读者在读到此文的时候,感到此文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就是在下最大的荣幸。作者水平浅陋,不过井底之蛙,相信此文中一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或有许多硬伤而不自知,只希望您们读文的时候,不会被在下此文的稚拙之处影响心情,对此,在下是颇有些诚惶诚恐的。

另致一些思维敏感立场坚定的各界人士——不管您是大陆党政工作者,还是台湾政战干部,虽然作者自知在下这种小透明根本不值得您们正眼一瞧,不过在下还是充分尊重您们的存在感,故有此一段——请不要用您们的专业目光审视这篇小说,否则,因为在下一直尽力保持中立立场,所有的视角都是随着剧情发展,为剧情服务,您们可能读上一章的时候还认为在下是可以团结争取到同一阵营的同志,读到下一章又会认为在下是块不可雕之朽木,该诛之以后快……为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浪费,如果在下此文有幸入您们之眼,也算是对在下文笔的一种肯定,作为一名码字纯为自娱兼娱人的业余小透明作者,在下对所有读者均抱有真挚的感激,也请您们放松心情,只当是随便看着娱乐一下就好。

顺致对本文持有任何方面不同或者保留意见的读者,您们肯读此文已经是在下的荣幸,即使您是批判的态度。在下欢迎任何讨论,也虚心接受您们指教,无论在下是否回应,都是对您们心存感激的。

以上,为写在前面的话。这段话在作者此前的民国文中曾经出现过,直接复制粘贴而来。它也将出现在本文作者以后的民国文当中。作者对那个大时代的感动,体现在各篇文中,本质上并无显著差异。事实上,那个逝去的时代中有多少是非已经不必再去纠结,记住历史不是为了纠缠历史中的是非成败,而是为了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

1、离家

民国二十三年的北平街道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黄包车在马路上贴着人行道经过行人身边时,也许还听得到车夫粗重有力的喘息声。有时传来一两声自行车的车铃或者马车夫的吆喝,其中还夹杂着富有节奏的马蹄声。路上偶尔也会有一两辆汽车,鸣着汽笛以每小时十英里的速度慢慢爬过。

马路旁的人行便道上,一名身着学生装、提着一个书包的青年轻快地走着。青年的眼睛很亮,炯炯有神,脸上正带着一种胜利的微笑。尽管如此,对于街上那些小插曲,比如有的客人对人力车夫恶语相向,或者有的车夫狡狯地和客人争论想多要一块钱,这青年总还是会忍不住投去苛刻的一眼。

这苛刻的一眼当中,包含了批判、不屑、鄙夷或者各种负面情感。不过这也并不能耽误他眯起眼晴抬起头,望着碧蓝澄澈的天空,享受让阳光直射在他的脸上时那种微有些痒的温暖。北平的八月,正是秋高气爽万里无云,阳光既明亮,又不复夏季时的骄横刺眼。

令祝翼铖如此振奋的,是他书包里的录取通知书。在燕京大学读书的祝翼铖前不久瞒着家人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考取了上海汤飞凡教授的研究生。可是他那还算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父母,却希望他能够早点成家立业。

按照祝家大老爷的安排,能够允许祝翼铖大学读理科而不是政法科,已经是他做出的最大让步。毕竟凭他的身份和地位,不管祝翼铖读的什么专业,他都有办法动用社会关系将祝翼铖介绍进入政府机关从事他认为“有前途”的工作。

以“进步青年”自居的祝翼铖和任何一个青年一样,对他们父辈的“腐朽顽固”都深恶痛绝。而今天祝翼铖拿着录取通知书回家,几乎有些示威的含义。他一边走一边想着自己拿出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亲该有多么震惊,自己又有多么骄傲。这些幻想太过酣畅淋漓,以至于祝翼铖几乎完全忽略了祝老爷震怒可能导致的各种后果。

祝翼铖回到家,便有一位看起来年纪更小些的青年迎了上来,顺手接过了祝翼铖手中的书包。青年的神色有些复杂,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告诉祝翼铖。可他才张了张口想说什么,祝翼铖却抢先笑着对他宣布:“远诚,我考取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