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血铸红梅唤春归 > 第 12 章

第 12 章

路,一部分负责将出自祝翼铖手笔的、慷慨激昂的短文《致我的同胞:祖国在呼唤你》拿到租界里去抄写了许多份,又托人批量印刷出来;另一部分则奔波于租界、商会等地,四处找到资本家和社会名流,为难民募捐。

对于募捐这件事,祝翼铖最初是嗤之以鼻的。几天后交宣传稿的时候,他听林晚、吴子佳和魏鑫桐三人在商量募捐的事宜,便相当刻薄地泼了他们一头冷水:“难民区的平头百姓都会为了争一床被子打起来,又有什么理由指望那些有头有脸的人捐钱来抗战?又不是第一天开打,如果他们肯捐的话,早该捐过了吧!”

祝翼铖的发言如他一贯风格地直来直去没有铺垫,他语速又快,林晚和魏鑫桐不由得就有些发懵。吴子佳本能地说了一声“才不会!”可是这三个字蹦出来之后,她也有些卡壳,不知道该如何证明她脱口而出的那一句。一时间,气氛又有些僵。

“管他平民还是名流,没一个例外,准是都一样唯利是图!”祝翼铖却没有意识到气氛的变化,自顾自地用一口略染上些上海口音的北平话,继续抨击,“如今老百姓满心想的都是想要政府给他们钱,还指望他们会捐钱?至于那些名流和有钱人,大概只会卷了金银财宝躲进租界里,要不就是带着大批宝贝索性逃到国外享福吧!”

这个小青年骂得似乎相当痛快,只是他似乎忘了,他自己在来上海之前,也和祝远诚说过自己一定要离开这块他眼中的“腐坏朽木”,去一个相对平静稳定的国家。

祝翼铖正说着,冷不防被一声银铃般的笑声打断。他下意识地回头,看到孟芸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微笑着站在了他身后,怀里抱着个大红纸箱。

这些天来,孟芸倩和祝翼铖已经差不多混熟,祝翼铖对孟芸倩和悦了不少,孟芸倩也不像最初那样畏惧祝翼铖。而放下了最初的畏惧心理,孟芸倩才发现,其实祝翼铖在不发表观点的时候,也是很随和而喜欢玩笑的。

“祝大哥,你说不会有人给我们钱,不如你跟我们一起去募捐吧!我们打个赌。”孟芸倩抱着纸箱,有些俏皮地挑战道。祝翼铖闻言笑了,半认真半调侃地问:“孟小姐,你想赌什么?”

“就赌我们的募捐究竟会不会像你说的那样!如果你赢了,你想要说什么都行;如果你输了,那你以后就不准再这样瞧不起我们童子军!”孟芸倩一甩两根辫子,道。

祝翼铖没有拒绝和女童军打这个赌。事实上,不知为何,看着孟芸倩那副表情,听着她有些俏皮又有点倔强的语气,他就根本不想拒绝。于是第二天,祝翼铖便在后面远远地跟着孟芸倩、林晚、小楠和杨惠敏,看她们向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为难民募捐购买食物和医药物资的钱。

与此同时,吴子佳、魏鑫桐和何策他们,则负责分发传单。在周围人群比较密集的时候,他们还会大声朗诵传单上的内容。祝翼铖写的内容相当铿锵有力,被他们激情澎湃地高声朗诵出来,也确实吸引了不少听众驻足,间或连连点头,或者用力鼓掌。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可怜的中年人,的确就只是个普通市民,路人而已。这种平民,在当时是存在的。

重要的是祝翼铖的成长~

《致我的同胞:祖国在呼唤你》算是种种战斗动员性质的文字吧~

9、国军没有走

因为募捐是以童子军的名义,因此不是童子军、也没有穿童军制服的祝翼铖在募捐的过程中并没有露面。他只是远远地看着孟芸倩、杨惠敏、林晚和小楠她们,不辞辛苦地跑了一家有一家,既固执又诚恳地请求每个人为抗日,或者为那些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中无家可归的难民,出一份力。

出乎祝翼铖意料之外的是,大多数人都是积极的,并且由衷地鼓励童子军的行为。许多生活还过得去的民众慷慨解囊,有的太太身边没有现金,甚至摘了身上的首饰放进募捐箱当中;有的人自己已经在困顿中挣扎,却摸出身上最后一个铜板,郑重而小心翼翼地放在孟芸倩她们手心里。

孟芸倩和祝翼铖打的这个赌最终以祝翼铖服输而告终。然而祝翼铖却输得很高兴,他的情绪比之上海刚刚开战的一段时间,反而更加振奋了许多。走在跟着孟芸倩她们回租界的路上,祝翼铖帮几个女孩子抱着收获颇丰的募捐箱,突然感慨了一句:“其实在打这个赌的时候,我就宁愿我会输。”

“现在你如愿以偿了!”孟芸倩笑道,奔波一天虽然让她累的双腿酸软,她的小脸却兴奋得通红,和祝翼铖说话也带着一些得意,不像平常的小心拘束。祝翼铖这回很难得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