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血铸红梅唤春归 > 第 21 章

第 21 章

抗战,其实距离每个人都并不远。最终惠敏的爱国之情打动了她的父亲。杨大伯不仅不再坚持,反而主动捐了钱和大米来支持我们。”

听了孟芸倩的叙述,祝翼铖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下来。孟芸倩注意到他的神色变化,话锋一转,又对祝翼铖道:“惠敏现在应该还在苏州河一带观察情况。祝大哥,在这一方面,你和惠敏,都是好样的。”说着,还带着鼓励地朝祝翼铖笑笑。

祝翼铖回过神来,也回报了一个笑容。他看了看天色,道:“现在也不早了,不如我们今天就先这样定,明天就可以正式开始。”说着,祝翼铖又转向祝远诚:“远诚,你先回到你的住处吧,明天有事再联系。”

祝远诚点点头,又想着四个女童军挥挥手,转身轻快地离开了。孟芸倩俏皮地一笑,突然立正,向祝翼铖敬了个童子军礼。祝翼铖还没反应过来,林晚、吴子佳和小楠三个也纷纷立正敬礼。祝翼铖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连忙摆摆手:“那个,没什么别的事情的话我就先回去了,你们也回去吧,明天见!”

辞别女童军回到住处,祝翼铖的热血,仿佛仍然在澎湃。他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开始思考第二天的安排。按计划,今天晚上杨惠敏就可以探出四行仓库守军需要什么物资的信息,而孟芸倩她们就可以开始兵分两路,一部分去募捐,一部分则负责继续向民众进行宣传。

等到明天下午祝远诚下了班,林晚和吴子佳,也许还有别的童子军,就可以去祝远诚现在的住处,开始大批量印刷传单,而祝远诚和他的同事,也可以帮她们一些忙。而至于他自己,祝翼铖想了想,他明天就应该去法租界的伟达饭店,找到张柏亭参谋长,提出他关于生物武器的建议。

主意既定,祝翼铖便放下了所有的犹豫不决。他随手抄起手边的一支笔,咬了咬牙,又开始写起一篇铿锵澎湃的演说稿来。当天晚上,祝翼铖又和前几天一样,已经到了凌晨才放下笔,揉着已经有些滞涩的眼睛去睡觉。

尽管前一天晚上睡得很晚,祝翼铖早上起床的时候,却因为想到今天要去找张柏亭参谋长而有些兴奋,反而显得比昨天更加精神些。他一大早就去童军那边找到了孟芸倩,将昨晚写好的稿子交给她,又忍不住和她说起了自己今天的安排。当然,这小姑娘有些认死理的地方,祝翼铖是领教过,也颇为明了的,因此他并没有告诉她,自己的具体想法。

听说祝翼铖要去参军,孟芸倩显然有些惊讶,毕竟就在昨天,她还有幸听到他带着满满不屑的情绪,讽刺起国军的撤退。孟芸倩只觉得,看来八百壮士的事迹,对祝翼铖的鼓舞真的很大。既然如此,这个热血青年若果真到了军中,或许能给军队带去一些正面的力量也说不定。这样想着,孟芸倩伸出手,由衷地说:“祝大哥,祝你好运。”

祝翼铖握了握孟芸倩的手,突然觉得这个女孩子的手很温暖。这种温暖不同于他自己那种激荡的热度,却更为温和,有一种能够融化人心的温度。不过祝翼铖不知道的是,他自己的手心,带着从他那青年的心脏泵出的热力,也给了孟芸倩坚持的力量。

杨惠敏和林晚在孟芸倩的身后喊她,准备一起去找王晓籁会长,想办法为孤军筹集他们需要的压缩饼干、蒸馏水还有手电筒。孟芸倩回头应了一声,向祝翼铖敬了个童子军礼,便转身跑开了。

目送着三个女孩子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祝翼铖咬了咬嘴唇,转身朝法国租界走去。这一次,他决定放下自己从前一直坚持的所谓“原则”,也没有像最初那样钻牛角尖。伟达饭店门口的警卫确实尽职尽责,而事实上,这也是祝翼铖自从来到上海之后,第一次主动承认自己是北平祝家大少爷。

虽然警卫也想不通在上海的国军军官和在北平的新兴资本家能有什么关系,但也不过是象征性地简单问了几句。随后,祝翼铖便顺利地进入了伟达饭店,并且终于找到了张柏亭下榻的房间。

张柏亭参谋长穿着一身白色便装,正靠在窗口,注视着不远处四行仓库的情况。对于这个不速之客,他不免有些诧异。而这地方也是上海抗战指挥部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张柏亭下意识地摸摸贴身藏在衣服里的手枪,警觉地问:“小伙子,你找谁?”

祝翼铖大概还没有意识到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或者意识到了也没有当一回事。他上前一步,坦坦荡荡地回答:“您好,我是国立上海医学院研究生祝翼铖,我有事情想找张柏亭参谋长说说。”

听到这个青年自报家门,张柏亭的脸色缓和了一些。租界和难民区的事情,都能通过各种渠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