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尔等二校,留城之艄公亦可使之;城内事则托韩使君,使君亦当防再有内贼起事,万不可有失!”
彭虎随郭同一起道:“诺!必不负将军之托!”
按大元国新制,孙观这样的正军将军官二品,太守只是三品官,虽文武互不相干,但逢战时需以武将为主,韩嵩只能道:“敢不尽力!”
横江军不是骑兵,孙观也不再耽误,吩咐下去,待两校卒兵准备好,令再开北门,领本校与夏侯盛校三千余人冲杀出去,准备先击溃北门外当面四千荆州兵。
为水战需要,横江军刀盾卒、戟卒、弓卒、力卒尽混编,孙观与夏侯盛两校人马加起来,单纯的力卒少些,其余三类都近千人,出城后刀盾卒顶在前抵挡箭雨,弓卒在后仰射着,全军向前。
初时尚看不出,待两军混战厮杀在一起,自家的袍泽到处如同收割稻草搬收割人命,孙观、夏侯盛俱护着军旗冲杀在前,血染透征袍,左右却无人能挡。
彭虎、彭林等在城楼,亲眼看见以往尽被笑话的旱鸭子们的临阵表现,才知以前的认知有多么不足。
北门外的荆州军为张允所领,欲与城内同宗里应外合的。其部弓弩兵近两千,待到混战厮杀,基本失去用处,才过小半时辰。张允军已大溃逃散。
守城重任压下来,城外敌军刚露出败像,郭同、韩嵩就先离开城楼各去做事,只彭虎留下再观看到张允军溃逃。才跺跺脚,让马伯守住北门,自己回西门去了。
孙观出城交战没多久,船坞方向已有黑烟冒起,是荆州军赶到。开始各仓库放火。
万幸龙骨都是极重的硬木,非但搬运困难,要想点燃、砸坏都同样困难。为减少搬运,方便取用,船坞中的龙骨都露天放置,上面搭草棚、盖牛皮挡暴晒、雨浸而已,就算荆州兵搬库房中帆布引火,又或改以斧锯破坏,速度都非常缓慢。
得邓季传授方法后,船工木匠制船速度极快。大半年下来,适合制造艨艟的龙骨几乎已用尽,还留在船坞中的都是准备制造楼船的大龙骨,若只被毁坏部分,还可改短再用来造艨艟。
击溃北门外敌军,孙观亦不追击,只领队急往船坞方向赶。
涅阳在宛城西南方,所以文聘在西门。孙观军出城,没多久文聘已得报,亲提军来援。行至半途,张允已逃奔至。
文聘大惊,一边助张允收拢败兵,一边问敌军之后动向。张允答:“往船坞去了!”
文聘再问:“其军几何?何人领军?”
张允羞红着脸:“约莫三四千!将旗为横江将军。”
是先围杀出城之军还是先攻坚城?城内虽无主将,却已有百姓上城墙助守,孙观是从北门杀出,原定下军至便夺北门接应的内应定然已全败亡。
稍做犹豫,文聘便让亲卫至西门、南门传令,全军无需再管宛城。尽赶往北门外船坞先围杀出城的元军。
之所以放弃宛城,是文聘深知刘表意图———夺城还只是其次,这次最紧要是打击、遏制邓季的水军。
孙观急忙忙赶去救,愈发说明船坞的重要性。
本来在刘表麾下,与刘表有亲的张允地位还在文聘之上,只不过文聘领弓步兵,张允领水军,才刚吃了败仗,此时只能皆由文聘做主。
孙观赶至船坞,各处库房火势已很大,无法再救,杀散放火破坏的荆州兵后,他急令:“只救龙骨,余者无需再顾!”
堆放龙骨的草棚下,荆州兵们果然堆了许多帆布、薪禾,浇上许多油脂点燃,准备一把火全烧掉最省力。不过上面看着火旺,扒开易燃物后,只有最上面十几根龙骨表皮开始燃烧,下面的都还无损。
龙骨沉重,一时搬运不走,孙观与夏侯盛只能原地死守,没多久,文聘兵到。
文聘尚请张允领后军预备埋伏宛城中再赶出的援军,他自己先调集全军弓弩手,乱箭射孙观军,徐徐而进。
横江军新组,甲胄并不齐备,孙观与戟卒退至对方射程之外,夏侯盛领刀盾卒、弓卒护在龙骨之前结阵、对射。
待文聘军接近,孙观方领戟卒冲杀上前,与之混战绞杀。
绞杀一番,文聘见司州卒兵实在勇悍,占不了便宜,令收兵,弓弩手再施箭雨。
孙观领戟卒再退。
此后文聘鸣金,孙观亦退,文聘调军上前,孙观亦上来冲杀。只是文聘有军换用,孙观等却只能一直硬抗,他们在未时初出城,直战至黄昏,已渐渐力疲。
也就是黄昏时分,张辽领威烈军三校已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