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算八成斩获,到最后参战的部队,就只能算五成为止。
而我也在无意间,似乎扮演了某种间接衬托的角色,令这位中军统制官的军心和人望都就此高涨。
只是这样下来,杀敌斩首的水分也实在太大了,这还不算那些俘虏的数量呢,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而他们却似乎习以为常,或是视作无关紧要的小节,而而在将帅们之间的交流下,轻描淡写的就此揭过。
然后,还想分润一批人头给我,作为我名下莫须有的战绩一部分,但被我不好侵夺前方将士功劳,而当场婉言谢绝了。
这一切,也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旧式军队积习难返的传统和弊端,而对这些原本以为颇有些新气象,的友军和同僚期待和指望,不免再次大打了折扣。
而在那五百人的参习团中,对于这件事的事后评价和态度,也成为了某种分野和试金石,所谓慈不掌兵的道理并不代表着,就毫无人道底限和基本原则。
就像是后世那只人民子弟兵一样,战斗力不仅是来自打败多少对手,缴获了多好装备,而是来自始终冠以苦行僧式的严格自律和贴近人民群众的基本路线。
我不敢奢望在这个时代的条件下,能够达到这个涅槃重生的高度,但是在我的治下,至少也强调军民一体,而严禁战斗杀伤以外的多余残害与破坏行径。
就在这种复杂的心绪中烦扰着,我终于等到了招还军队的谕令。
只是这次的回程之路,因为过多的辎重和车马,变得慢慢吞吞起来,而不复之前出战的雷厉风行了。
虽然因为御营军的待遇较好,且日常军纪约束还算严谨,因此,战后并没有出现北伐时“妇女尽在官军中”的怪状,但缴获了“乱军手中抄掠的资财”或是顺道捡拾到一些“无主之物”,那也是人之常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