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开始允许个人贷款,但老百姓却对这个项目并不认可,即便是做生意的人,也没几个喜欢去银行贷款的。
当时能做生意的人,手上大都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没本钱的人自然不会去选择做生意,而借银行的钱,每年还要还利息,这在大多数的心目中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可是韩俊却有笔记的提示,虽然上面并没有说91这个业务就已经开展了,可却说了95年鼓励个人贷款之后应当立刻介入。
郝建洲朋友的这种表现,也让郝建洲本人有些汗颜,把情况跟韩俊二人一说明,承诺市委支持的项目,风管委出面给他们担保,借多少,随便!
这话说的大气,可韩俊也不会乱来。至于具体的工程预算,还要等建筑一公司的工程师来了之后才能做出,先约了工程师明天见面,而后才能跟郝建洲银行的那个朋友详谈。
回到了朱培江家,面对他的质疑,韩俊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一说,可是,以前对韩俊言听计从的老朱,第一次跟他产生了分歧。
“小俊,不行啊,你想想,咱要是去拉赞助,不就是送几块石头?以咱现在的名气,一个单位几万块钱,百十万也没有问题,可你要借银行的钱,不说每年的利息,要是咱们换不上,那可怎么办?”朱培江不无担忧地说道。
“朱叔,我听人说过,在国外,要是借银行一万块,还不上,那他一定会有麻烦,可要是借一百万还不上,那银行就得把他当爷爷了。这话虽然说的有失偏颇,在咱这儿也许不太可能,可一来有管委给咱担保,二来市里对咱这个项目有如此重视,三来……你还对咱的石头没信心吗?”韩俊不断的蛊惑,让朱培江的心里有所松动,却依然不松口。
“不行,小俊,这事儿我真不同意。你怎么能这么胡闹呢?拉赞助的法子不是挺好嘛?非要闹幺蛾子?”
见他如此执拗,韩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是从笔记里看来,他坚信不疑,可这话不能跟老朱说啊,只好说道:“要不朱叔,以我的名义贷吧,出了事儿算我的。”
“你!”朱培江一阵气结,究竟怎么贷款他不明白,可韩俊却还是个孩子,连17岁的生日还没过呢,“你真以为有个身份证儿就是成年人啦?你还不到18岁呢,人家银行脑袋被驴踢了会借给你钱?”
第一次听朱培江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