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大皱:“老刘,你胡闹吧?这东西根本过不了,还一百多万。”
“嘘!”刘泽亮食指竖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左右一看无人,凑上前去,悄声道:“这可是市委书记家的亲戚,你就放心吧,人家底子厚实,少不了你的钱。我的任务是二十万贷款,剩下的,都算你的。”
听到这话,唐丽红一愣,本来信贷部的放贷任务就很重,这次一下完成了一百万,自然是开心的,而听到刘泽亮的话,她更是高兴。心道市委书记家的亲戚?“哪个书记?”压低了声音问道,八卦之心女人尤甚啊。
虽然郝建洲跟刘泽亮说要贷款的这人背景深厚,却并未明说具体那尊大神是谁,眼珠一转,隐晦道:“还能是谁?”
“哦,哦。”唐丽红似是心领神会,微微一笑,点头道“这就成了,好,我这就给行长打个报告,改天让他过来签合同吧。”
刘泽亮道:“谢了!”说罢,转身离去,只是出了门才喃喃道:“她知道了?我还不知道呢。”耸耸肩,郝建洲的话他深信不疑,毕竟能让郝建洲亲自跑来帮着办贷款的人,光从这一点上来看,就不值得怀疑!
********
“小唐,你这个报告怎么回事?”行长杜明辉看着一份古怪的贷款审批报告把信贷部的唐丽红叫到了办公室,顺手把报告丢给她看。
拾起报告一打眼,唐丽红笑着说:“哦,杜行,这人是市委于书记的亲戚,于书记亲自批示的,您看,还是风管委给他担保的。手续上稍微欠缺了点,不过他们承诺后期补齐的,出不了岔子。”
“哦?于书记亲自批示的?我怎么……”刚想说我怎么不知道?一想既然是亲戚,自然不会很高调,不跟他打招呼也是正常,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好的,我知道了。”说着,拿过报告,刷刷两笔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如果于书记在侧,一定会很疑惑:“我啥时候多了亲戚?我又啥时候亲自批示了?”
要不说以讹传讹的威力巨大,韩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被扣上了“领导亲戚”的帽子,而此时的他,正在接受着来自父亲的“暴风骤雨”……
第十九章木已成舟
就在郝建洲为了“背景深厚”的韩俊和朱培江二人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韩俊正老老实实的站在家里,对面坐着一脸严肃的父亲,和怒气冲冲的母亲。
“说!你拿你爸身份证干什么去了!?”金芳捏着鸡毛掸子,重重的一挥,“嗖”的破空之声尽显她此时心中的怒气。
朱培江说的没错,如果要贷款,韩俊自己的那张身份证定然是不行的。虽然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里指出,十六岁以上,未满十八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但是这个通则一来普通百姓关注甚少,二来韩俊虽然凭着石头卖了几个钱,但并没有单位会给他开具合法有效的“收入证明”是以,他并不适合这条通则。当然,即便是符合,银行也不见得会痛痛快快地贷款给他,毕竟人家不是白痴。
既然自己的身份证不行,朱培江又不愿意出面,韩俊不免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老爸身上,平常日里,父母的一系列证件都是放在他们房间的床头柜里。本来韩俊是想跟父亲商量一下的,可是,想到这个数目实在太大,如果父亲不同意,那一切都泡汤了,索性偷将出来!
初十那天跟郝建洲敲定了一系列贷款数额之后,韩俊就趁着父母上班以后,偷偷来到父母的房间,翻箱倒柜了起来。
在一摞诸如劳模证、独生子女光荣证、已经废弃不用的粮票堆中,韩俊找到了户口本,父亲的身份证就插在里面,得手的韩俊将“作案现场”恢复原貌,并将其交给了郝建洲,拜托他去银行协助联系贷款事宜。
可是韩俊却没想到,有句话叫“人算不如天算”……
每个月的十四号,是父亲发工资的日子,而这天,正是正月十一。新年过后第一个月,眼看又是元宵节,待遇有所提高,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还有多了两百多块钱的“过节费”。准备自己搞个小金库的韩世鹏决定去银行从新开个户。
可在家里,死活找不到身份证了?心下万分疑惑的韩世鹏也顾不得藏私房钱了,转而询问金芳,而她又怎么可能知道?俩人一合计,家里就三个人,他俩都没拿,那自然是韩俊拿的了。
只是他拿韩世鹏的身份证又要去干嘛,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