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艺术节,滨大就会派出经管系的这首《阳光总在风雨后》为参赛曲目。
在当天晚上颁奖的时候,艺术系的老师免不了要关心一下,这首歌的来历,当问起经管系合唱团的负责人宋菲的时候,她的话却在学校引起了轰动。
“实际上这首歌,是我们系的一个学生创作的,我仅仅是安排一下合练而已。”宋菲如是说。
可当问起这个学生是谁的时候。“韩俊”的名字一出,立刻让台下的众老师学生议论纷纷。这个名字,在上个学期就响彻了整个儿校园,虽然过了一个han假,可“滨大最牛学生”的这个名头他们却没有忘记!不仅世家不俗,运动会上又为滨大扬威,这次,他居然还作词作曲了一首新歌!?这也太强了吧?不是没有人想到这歌是其他人创作由韩俊代为转送宋菲让她安排合唱,可那样的话,一般都会说明的,而宋菲既然那么说,自然不会是信口胡说的。
这次,韩俊给别人的印象,不再仅仅是一个桀骜的富家子,而多了一个“才子”的名头。再次让完全不知情的韩俊成了校园里的焦点人物。
至于他在学校是哪个专业,甚至哪个宿舍,早就被人打探的清清楚楚,而这些信,则是某些大胆的女生所为。
“老大,你这次可真出名了,啧啧,真没看出来你还有这么一手,就凭着这歌,老大,没准儿以后你还能当个歌星啥的,就算你自己不唱,给他们写歌也能赚不少啊!”海子感叹道。引得一众兄弟附和纷纷。
听完海子的这番叙述,韩俊才明白到底是这么回事,不以为意地笑笑,写歌能赚多少钱?跟他的铜矿比起来,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说道:“我说这歌不是我写的,你们信吗?”
如果换了其他人说这话,或许他们还能相信,可韩俊即便是对同寝的这些兄弟来说,也太神奇了些,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这帮兄弟都是认为,一切发生在韩俊身上的稀奇事,都不会感到奇怪。听完韩俊的话,几个人都是摇摇头。
韩俊心道:“反正笔记上记载了那么多的歌,没事儿的时候,弄出两首来让别人唱一下,自己听听也不错。全当玩票了。”但他却不知道,笔记里所记载的那些歌,要么是未来十分流行的曲目,要么就是笔记的原作者十分喜欢的歌曲,但无论哪一种,只要一经推出,必然会受到广泛的欢迎。
“对了老大,我们系的声乐老师一直想找你谈谈,既然你今天回来了,不如找她去谈谈?”刘亮提议道。这两天,艺术系的老师一听这个乐曲,爱才之心大升,直想找韩俊谈谈,要是能说服他转到艺术系,那自己也多了一个得意门生啦。
韩俊却说:“嘿!我哪有空?这事儿你们可别给我瞎揽,我忙着呢。”
“好吧好吧,不过老大,你既然这么忙,你看……”张炜指指韩俊身边那一摞信,说道:“这么多姑娘,您一个人多吃多占可就太不地道了,不如让出几个给兄弟们啊?”
“对啊!”这话立刻得到了大伙儿的认同,纷纷打趣道。
韩俊哈哈一笑,直接把信扔给了他们:“你们自己挑吧,我可没工夫伺候那些姑奶奶。没准儿根本就是愚人节人家开玩笑的,我今天回来就是想休息休息,最近太他**累了。”说罢,懒洋洋地躺在床上舒服地申了个懒腰……
只是,虽然韩俊不在意这首歌的影响,可他并不知道,正是因为这首歌,无意间给他自己开了一条特别的道路……
第六十九章所谓理想
“今天听说大四的学生已经开始计划分配到各个单位实习了。也不知道咱们以后会分到一个什么单位。”想到今天在系里听到的消息,海子不无感慨地说道。
因为韩俊的“回归”,709宿舍为数不多的齐聚卧谈会,在熄灯之后又开展的如火如荼,从各自班级的琐事谈到学校里近期的新闻,从某个女生的八卦,谈到韩俊这次校庆所写歌曲获得的成功。总之,虽然毫无主题,却是一个个都能让大家都兴致高涨,且极其感兴趣的话题。
听到海子这么说,耿默说道:“二哥,你现在考虑这个太早了点吧?咱们才大一好么?”
张炜接茬:“话不能这么说,十年弹指一挥间,时间过的可太他**快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你自己想想,咱这一个学期过的是不是很快?要说四年时间,真不长,听说现在政策总是在变。还真不知道咱们大四的时候能分到什么样的单位去呢。”
“嘿!我一点都不担心,反正我已经接近了自己的理想了。”刘亮说道。
“哟!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