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记事簿 > 第 253 章

第 253 章

本作者,版权转让天价费用拒不透露’这样的消息的。”

韩俊对此倒没有什么别的看法,在他看来,世界上所有的记者都是一样的,以挖掘新闻为主要目的,如果记者不挖些吸引眼球的新闻,那么谁还会去看新闻报纸呢?

面对这记者关于版权,漫画未来走势方面的问题,相贺昌宏与松田美助等高层一一作答,气氛祥和友好又不失热烈。

只是渐渐的,只问小学馆的人已经不能满足记者们的好奇,他们不由地把目光投向了韩俊,这个来自中国的少年。

“韩俊先生,您好,我是朝日新闻社的记者,中国的万籁鸣大师一直是备受尊敬的漫画大师,就连日本也有很多他的拥迈,请问您这次创作的这个作品,是否有意向万籁鸣大师学习,从而走向漫画创作的这条路呢?”

“我是看着万籁鸣大师的作品长大的,但您说的向万籁鸣大师学习,却有些夸张了,我写的只是脚本却不是漫画,我觉得无论如何我也是不能跟万籁鸣大师相提并论的。”

对于这样的问题,韩俊回答的倒算轻松,可原以为日本记者都是这样友好的韩俊,很快就发现,事情不是他想想的那么简单……

“请问韩俊先生,侦探小说讲究的是一个合理性,可是您把主角通过神奇的方式变成了一个小孩,会不会太幼稚了呢?”

此言一出,相贺昌宏眉头一皱,霎时间感到,这场记者招待会的味道,有些变了……

第八十五章韩俊妙语斗记者

写在前面的话:昨天的时候。为了后文更容易的开展,把上一章最后一段做了些许修改,不会造成重复订阅。

众多的记者当中,有一个三十岁出头的文弱男子,与其他的记者不同,他却是一个中国人,名叫孙林,是新华社驻东京的记者,六月初就听到小学馆放出消息,说是他们与一个来自中国的剧本作家签约,与日本的漫画家合作创作一本名叫《名侦探柯南》漫画,并要召开记者招待会。

原本,对于这样的“娱乐”新闻,他是不会过来的,奈何主角却是一名在日本的中国人,这样一来,使这件事情的性质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漫画这个产业,在日本极为受重视,是日本一项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拉动日本的GDP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小学馆也位列日本最大的三家漫画社之一。说是龙头也不为过,这么重要的一个单位要与来自中国的作家合作,实在让孙林大感兴趣。

接到小学馆的邀请之后,在主编的要求下,孙林没有犹豫,立刻带着一名摄影师奔赴千代区的小学馆名下的会馆,而一见他们口中所说的那位作家居然如此年轻,大感好奇之下心中也止不住的一阵兴奋。“中国少年作家签约日本漫画巨头”这个新闻要是发回国内,岂不是很轰动?

只是在记者招待会一开始,似乎主角并不是那个脸上一直带着和煦微笑的少年,日本的同行几乎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小学馆上。

那样子看起来,似乎刻意让韩俊受到了些许冷落,正当孙林准备提一个问题缓解一下这种情况的时候,朝日新闻社的记者却问到了万籁鸣老先生的问题。

而这个话题,让孙林倍感自豪,实际上,在八九十年代,乃至以前,中国的漫画业并不逊色于日本,只是在中国,叫动画。万籁鸣先生,特伟先生,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师级人物,远胜于日本现在当红的手冢治虫。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57年创立之后至今,在国际上获得过大大小小两百多个奖项,为中国动画业树起了一座丰碑。而80年代初,特伟在东京举办的中国水墨动画展。更是轰动一时,前来参观的动画爱好者,把展会围了个水泄不通,向来以科学艺术领先世界的日本公民竟会为中国水墨动画艺术五体投地地朝拜。

日本动画艺术界的领军人物手冢治虫,更是把上海美术电影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所谓良师是因为少年时代看了万籁鸣先生的动画《铁扇公主》而走向了动画艺术创作的道路;而益友是特伟的水墨动画使他受益匪浅……

尽管进入九十年代,中国的动画业发展相交日本略显迟缓,但没有一个日本记者,会小看了中国的动画。不光是韩俊,就连孙林自己,何尝不是看着万籁鸣先生的《神笔马良》、《大闹天宫》长大的呢。

听着韩俊不卑不亢的回答,孙林暗自点头,这个少年应对得体,虽然能签约日本最大的漫画社之一的小学馆却不骄不躁,看他回答自如的样子,显然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小孩。

自这个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