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不可多得。这件事,你全权负责!”
总编的话,让孙林不能拒绝,同时也打消了他的疑虑,既然总编都认可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写的呢?
当即奔赴滨海,当几乎所有媒体的目光都对准了VCD的时候,他却要从VCD的“背后”入手,准备对韩俊展开新一轮的采访……
滨大的93届新生的军训,时间要比韩俊当年长,足足有一个月之久,要等国庆过后10月上旬末。他们才能从潜艇学院返回。可即便没有白悦在身边,这段日子一来,韩俊过的也是十分的“充实”。
能不“充实”吗?光是不断接到苏维康和姜万勐的电话,就够韩俊废脑筋的。而关于VCD的热议,大学生们也有自己的见解,就连709宿舍里的一帮兄弟,偶尔也会谈起,只是问起韩俊的意见,他只是一笑而过罢了。
前两天总算安排好了一切,过两天就是国庆节休息了,韩俊准备趁着国庆的时候,却看看张绍林,恩,还有白悦。
这天下午,刚刚上完专业课的韩俊,准备去图书馆借两本书回去看,最近营销课上,老师大叹史玉柱的飞速崛起,他的营销方式被誉为经典。
就算韩俊知道97的时候,他会重重地摔上一大跤,也不得不赞叹他的确是一个营销天才,毕竟,过不了多久。他还会再次崛起,而且第二次起来的时候,远比当年要成熟。
去年的时候,韩俊就隐约听到过这个营销天才的名字,此次老师再一讲解,加上于笔记里的记载一对照,韩俊总算对上了号。看着笔记里的他一项项成功的营销策略,一度让韩俊认为,这人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拥有一本《重生记事簿》?
不过,他的那些营销手段,这段时间跟老师的讲解一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韩俊心里也有了一种想法,他成功的某些手段,的确可以借鉴一下,比如……那铺天盖地的广告。日后VCD正式投放市场的时候,一定不能吝啬广告的成本……
刚刚回到宿舍,就发现,早有一人等在了那里,而宿舍里的几个兄弟,都是饶有兴致地围着他问这问那……
“孙记者,你怎么来了?”见到是孙林直接找到了学校,韩俊有些惊讶。
而孙林见到韩俊,也根本不掩饰自己的惊讶,摇头感叹:“韩俊,你实在太让我吃惊了。”上一次见到韩俊,是在他的办公室里,当初听说他高二考上大学,以为他经常跳级,要么已经毕业,要么就是不屑于大学的学习直接休学了,万没有想到,韩俊居然是个在读的学生。
“呃……咱出去说吧。”看了看宿舍里众兄弟们好奇的目光,韩俊一阵挠头,显然他能到学校找自己,不是过来叙叙旧这么简单的。有些话当着兄弟们的面说实在有些不太自在,索性到外面说来的好些。
而孙林也正有此意。
俩人来到学校外面的小茶馆里,面对而坐,虽然都是一脸的微笑,心思却是各异。“既然媒体这么积极,配合他们一下也好。”韩俊心道,此时VCD正在被热议,自己也应该尽一把力,让它的声势更上一层楼。而孙林则想对韩俊做一次更深层次的采访,就像主编说的那样,塑造一个内地的典型……
“改革开发大潮下的商业天才!”两天后,《参考消息》上孙林的又一篇文章登时引起了轩然大*,不管是早在一年前就成名的崂山绿石。刚刚面世不久的崂山绿茶,抑或签约日本小学馆,成为日本著名的脚本作家,还是拥有一座正在开采的铜矿,韩俊这个正在读大学的青年,顶着神秘的光环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当然,仅仅如此并不会引起人们的太大注意,但时下热议的VCD专利申请事件,居然也是他一力促成的之后,立刻吸引了大量的眼球。貌似此时,只要跟VCD沾上点边儿的,总会成为被注意的对象。
而一个大陆人,手里居然控制着一家香港的投资公司,让人们顿感好奇,可更多的还是惊奇,全因为,韩俊的年龄!十八岁!
“中国最年轻的企业家。”
“中国最年轻的日本漫画脚本作家。”
“中国最年轻的商标拥有者。”
“超越年龄的远见与见识。”一个个花团锦簇的高帽子不花钱样地戴在了韩俊的头上。
看着这篇报道,韩俊一阵呲牙咧嘴,随之而来,便是滨海本地媒体的蜂拥而至,他们都没有想到,原来目前被热议的VCD最大的,唯一的投资商,就在自己身边,而且还是那个平常跟自己关系不错的韩俊!
市委的一众领导更是亲自来到海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