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集团正在筹备,但具体是哪家企业,暂时还不能透露,只是我可以告诉您,他的规模不小,而且,跟我们现在做的业务也是有关的。”
听到韩俊的回答,记者眼前一亮,说道:“外面盛传海鑫集团将收购滨海电视机厂,是这样的吗?”
滨海电视机厂,也是一个有着四千名员工,的老牌电视机生产企业,如果不是韩俊当初选择他们作为VCD原件北方唯一供货商,他们或许早在年初就垮掉了。而为了更好的发展VCD这个行业,韩俊收购了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过韩俊却是耸耸肩,笑着说道:“这件事情,我不做评论,具体是不是电视机厂,您可以随便写,但您要注意一点,我没有承认哦。”
不过能知道这些,也已经足够了。
没过多久,“海鑫公司将收购滨海电视机厂”的消息就传的没成风雨,而作为当事人双方,都没有站出来做出所谓的“澄清”,甚至电视机厂的厂长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说出了:“我没有接到海鑫集团的正式函件,不过能对一个有着如此实力的公司介入进来,我们也是深感荣幸的。他们有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蓬勃的朝气,我相信,如果海鑫公司能收购我厂的股份,那么不论是厂方、海鑫集团还是工人们,都会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此言一出,暧昧的气氛一度达到了顶峰,海鑫公司在市民们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电视机厂的员工们,甚至都隐隐有些期待海鑫集团的入主,毕竟,海鑫的高收入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了。
但问题是,滨海电视机厂因为有着万俊VCD的大额订单,短短半年时间几乎就要扭转他们亏损的局面,加上厂里工人众多,固定资产高达八个亿,想要百分百收购滨海电视机厂,改名为海鑫电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海鑫公司入主电视机厂,实现扭亏为盈根本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希望促成此事,田柏坤便是其中之一,自从他悄悄把滨海自行车厂的报告辗转呈送到吕文的面前之后,便展开了他下一轮的行动。
这个自行车厂,在山东省内不止一家,竞争相对激烈。如果省内的其他地方,也就罢了,而设立在滨海,就好比在南极卖建了一个电冰箱厂,卖给谁?爱斯基摩人吗?
市场前景惨淡的无以复加。大量的负债,疲软的生产,慵懒的工人,已经被他腐蚀到底厂领导层,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坑”。
但此时看来,似乎韩俊根本就没有跳下去的机会,原本寄予厚望的吕文,似乎也没有撺掇韩俊的意思。不免让田柏坤第一次产生了些许心焦的感觉,他不能看着韩俊顺利的收购了电视机厂,他认为自行车厂才是韩俊应该“享有”的企业!
随便找了个由头,联合商业协会其他的几名企业家宴请了吕文。正巧,他们当中也有人参与到了收购小型企业当中去,吕文也想关注一下他们的进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从一开始,吕文就告诫他们,允许个人资本进入企业,国家允许,但他们一定要注意现下是个什么状况,不能恣意妄为。而赴宴的这几个人也是点头连连,现在都在关注下岗工人的生活来源问题,他们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顶风而上。
但当田柏坤似是无意间提起的几个企业中有自行车厂的时候,难免引起了吕文的注意。
只是他有些会错意“怎么?小田有意参与到自行车厂的改制当中去?我可是求之不得啊。”
田柏坤怎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连忙说道:“吕书记可太看得起我了,我哪有那个实力?要我看,全滨海唯一有实力能拯救自行车厂的,也就只有海鑫集团的那位了。在怎么说,人家可是有一座铜矿的,实力,在滨海民营企业中,可是这个。”说着,田柏坤比出了大拇指……
第一百六十五章一个小意外
田柏坤对于海鑫公司的赞誉。得到了在座除了吕文在内所有人的“认同”,纷纷附和。
可是表面上他们对海鑫公司的实力和这种心系大众的举动表现的十分认可,可在心里却并不这么认为,更多的,却是感觉韩俊有些吃饱了撑的,多管闲事。
在韩俊最初提出招聘下岗职工的时候,那些参与到收购小型国企股份的那些商人并没有感觉出什么“异样”,还有些感谢韩俊为他们减轻了负担。
可随着媒体的跟进,政策导向的变化,他们突然发现,韩俊的这种高姿态,不仅没有减轻他们的负担,反而间接地迫使他们不能与大政策背道而驰,收购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