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记事簿 > 第 415 章

第 415 章

有用呢。”指着报纸上的新闻,周显光笑着说道。

周明瑶少有地没有反驳,报纸上大量的信息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自行车厂原本是个什么情况,媒体也爆的相当清晰。

韩俊的举措十分的简单,仅仅加上了一个动力装置,让自行车变成电动,在滨海也有可能卖的很好。但一般人,却始终无法想通这简单的一点。

耸耸肩,无所谓地说道:“好吧,爷爷,我承认他在经营上的确有些才干,可貌似他这次做的可不怎么地道啊?”

周显光眉头一挑。他心里明白孙女对于韩俊这个年轻人一直不怎么服气,问道:“哦?你倒是说说,他怎么不地道了?”

周明瑶狡黠地一笑,说道:“爷爷,咱们可是万俊公司最大的代理商呢,他生产了电动自行车,居然自己跟日本人签订了供货合同,直接绕过了咱们,是不是有点儿不地道呀?”

“呃……这个……”周显光先是一怔,旋即露出了一抹“了然”的笑容,说道:“呵呵,是啊,这小子确实不地道,我得找个机会跟他说道说道去。”

说罢,俩人相视一笑……

自行车厂的成功转型,获益匪浅的可不止韩俊这一系。

韩俊收购自行车厂的整个儿过程,都是在公众的视线注视下进行的,没有哪怕一点儿的猫腻,全盘接手了自行车厂原先的负债,海鑫集团没有想着剥离不良资产,而是从根源上找出路。研发能在市场上站住脚的新产品。

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秉承着开源节流的大方针,缩减的,不是弱势的员工层,而是沉冗的管理层,精简机构,统一管理。经营上,一接手便出口创汇,让海鑫公司成立95年度企业改革的最大亮点。

韩俊的种种做法,饱受赞誉,尽管吕文也知道韩俊是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过人的经营头脑,在他身上所发生的这些事情具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但吕文依然对此亲自做了详尽的报告,发到了省里。这,可是滨海的一大亮点!

省领导在看了之后,大为满意,对吕文的工作,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当即对滨海做出指示对于改革的功臣,政府要给予最大的支持!针对海鑫集团的改革实例,应大力推广!

滨海方面当即会意。

吕文在一次常委会上,对海鑫集团进行了点名表扬,并指出,目前自行车厂虽然有了新产品,但整个儿企业依然还处于困境当中。

这一点,没有人会否认,毕竟两个多亿的欠款摆在那里,最重要的是,这笔欠款对于人家韩俊来说。根本就是从天上掉下来,无根无由,完全是为前任擦屁股。这样一个“仁义”的企业,政府自然不会能做出让人家han心的举动。

会议上,吕文提出,对于新型的电动自行车,政府应该大力扶持,拟定的政策很简单,市民们每购买一台这种高效,无污染的交通工具,政府会补贴100元。落实到具体的情况,就是在购买的时候,在统一定价的基础上,减免100元的费用。

这个优惠看似不大,却能在一定范围内带动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当韩俊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很是开心,对吕文这种投桃报李的做法称谢连连。

海鑫集团的名字已经摆在了更高层次领导者的案头,这一点,吕文很清楚,他现在所希望的,就是韩俊能尽快带领自行车厂扭亏为盈,一旦韩俊做到了。那他无意将会成为真正的“明星”,届时,吕文也有办法在锦上更添一花!虽然吕文跟韩俊没有一个深层次的接触和沟通,可隐隐的,吕文个人的利益已经跟海鑫集团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只要海鑫集团能更上一层楼,那他吕文所得的好处自然不会小,而要让海鑫集团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盈利的目的,吕文也决定从侧面出一把力!

海鑫自行车厂的生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重新焕发出生机的企业,比初建立时。更让工人们感到珍惜。

就像一个刚刚成立的帝国,每个人都进着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帝国添砖加瓦,期盼着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或许也应了那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火热的市场需求来看,任谁都能感到自行车厂,这次是真的挺过来了!

铺天盖地的报道,让韩俊又一次以闪亮的姿态进入了大众的视线,结合他之前的心系大众的几项举措,海鑫集团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慈善家”,更是一个经营天才。

对于媒体“鬼才”的赞誉,韩俊只是一笑了之,不过他还是挺佩服他们的想象力的。

外界的赞誉,并没冲昏了韩俊的头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