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无关系,但公司一旦上市,正如他所说。透明度也将大大增强,企业机密泄露也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
如果韩俊没有了技术优势,那自行车厂还能不能继续在光明的道路上走下去,能走多远,不由的让吕文一阵担心。它可是滨海国企改革的亮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暗淡下去。
韩俊闻言却是不以为意地一笑,说道:“吕书记,您多虑了,我们海鑫集团做的都是正大光明的买卖,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猫腻……”说这句话的时候,韩俊语气轻松,神情自然,和话中的意思却透着浓浓的自豪和霸气,让吕文听了也不禁为之动容。
是啊,企改的猫腻他太了解了,可大环境如此,民不告,官不究,只要不出大问题,整体结果不错,不光是他,所有人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两相对比,韩俊收购自行车厂的举动,无疑让人挑不出哪怕一点儿的毛病,这也是吕文为何准备不遗余力地帮助他的原因。虽然没有金钱上的交易,但韩俊一举一动都给他带来了大量的利益。海鑫集团值得吕文付出。
紧接着,韩俊说道:“而且,吕书记,我也没有死抱着电动车技术不放的心思。它可是能卖不少钱的呢。一个热闹的街,只有一个老板可不行,”
见他一脸玩世不恭的笑意,吕文有些哭笑不得,见他已经有了决定,他也不好在说什么,转而告诉韩俊,跟上面沟通的事情,他会尽全力。
得到了他的保证,韩俊也没有多待,将造就准备好的海鑫集团的材料交给了吕文便告辞离去。
电动车的生意做的如火如荼,在滨海的大街上,骑电动车的人已经很常见了,这种价格不高,但很实用的交通工具很受市民们的欢迎,更何况还有政府的补贴,价格上也能比其他地市便宜不少。是以,当电动车真正投放市场的时候。反响相当的不错。
在五月初的时候,“海鸥牌”电动自行车已经悄无声息地卖到了山东全境!不管是滨海、济南,连山东各市下属的县里,也有了电动自行车的身影!甚至天津、北京等大城的顶点也雪片似地飞来。
短短上市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就能取得如此不错的销量,自行车厂的工人们在火爆市场的刺激下,一个个都是欢欣鼓舞,而在末位淘汰的“鞭策”下,也是卯足了劲儿的生产。
而韩俊也乐于看到这种情况,但一直到五月初的时候,也不见有人上门来收购自己的技术,这倒让韩俊有些意外,明明自己想卖,居然没有人来买?
看着近一个月的财务报表,正式投产两个多月,不算已经出口日本的1000辆电动自行车,国内的销量就达到7000辆,当然,钱是赚了不少,但除却开支和偿还原有的欠款,也是所剩无几,要想扭转亏损的局面,还是需要时间,不过,此时已经没有人会对盈利产生质疑,各项数据表明,自行车厂已经开始向着健康、快速的道路上发展着。
当然,在韩俊看来卖技术,也是一项不错的收入来源。放下手中的报表,韩俊给王爽去了个电话……
“什么?韩俊,你没事儿吧?你要卖掉电动车技术?”王爽听韩俊不像是开玩笑,震惊异常。
“恩,对呀,这有什么不好吗?”韩俊反问道。
“哎呀!韩俊,你知不知道现在全滨海的媒体都在盯着自行车厂,而且现在自行车厂刚刚起来,眼看形势大好,你却要把赖以生存的专利技术卖掉?这个时候跟别的厂家竞争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呀!”
王爽说的没错,作为媒体来讲,现在都在盯着自行车厂,都在算计着自行车厂实现扭亏为盈的时间,而这个时间越短,这条新闻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但王爽左思右想,也感觉要是现在卖出了电动自行车的技术,会大大的延长这个时间。
韩俊却是不以为意地笑笑,说道:“呵呵,嫂子,谢谢关心,我心里有数,你什么时候还见过我做过赔本的买卖?”
听他这么说。电话那头的王爽嫣然一笑,想想也是,韩俊这个小狐狸,貌似还真没做过赔本的买卖,哪次他不是赚的盆满钵溢的?
可犹自不放心道:“那你知道,明天要是这条新闻一见报,会有什么后果吗?”
“当然知道,到时候全国各地的自行车厂商,估计都有兴趣过来分一杯羹,实际上我还奇怪呢,怎么这么久了。还没有人上门来跟我谈谈合作的事情。”韩俊说道。
王爽叹了口气说道:“那好吧,这件事,你真的想清楚了吗?别到时候我们新闻报了,你却变卦了。”
“嫂子,你就放心吧,我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