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上。在老齐要走之前,他就已经往市委跑了不知道多少次,该跑到、能跑到的地方,他都已经跑到了;该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他也已经都做了。本以为这次事情基本上应当是八-九不离十,不料老领导昨天忽然语气沉重地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他的事情这次恐怕不能如愿了。
张邦成惊讶之余,自然很不甘心,略微追问了一下,老领导只是叹了口气,说:“中央下从本届中央党校中青班毕业生中,下派了一名年轻干部来朗柳任职,省委对此比较重视。王副书记甚至拿出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上一篇头版头条来说明这位同志在经济方面的能力,建议市委对该同志的委任要量才而用……邦成啊,你还年轻,再等两年吧。”
老领导是现在的朗柳市市委书记郝文庸,张邦成曾经是他在任市长时期的爱将之一。郝文庸做了市委书记之后,就把张邦成派下去熬资历了,现在其实也三年了,不过张邦成如郝文庸所言,的确还比较年轻,今年才39岁,依然算是很有前途的。
张邦成瞥了身边不远处的萧宸一眼,心中不忿:我年轻?我有他年轻?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排在我前面?
第003章 挑选秘书
下地方了!看萧宸如何兼顾“打造班底”、“执政为民”两件大事!喜欢的朋友请一定要【收藏】,并请用【鲜花】狂砸无风!——
1994年1月2日,市委组织部的赵部长走后的第二天,也就是萧宸正式上任的第一天。时间已近七点,天才刚蒙蒙亮,鼎清区区委所在的兴陵镇大街上行人还很稀少,几乎只有那些包点早餐店和扫马路的清洁工以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还有一类人也已经出现,不过他们不算工作,而是学习,因为这批人正是镇上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娃儿。
但时间一到七点半,就好像有人很大力的敲打了这片沉静的大地,大街小巷很快变得活泼起来。各种各样的自行车,一辆,两辆……最后汇集成车流涌上街道,“叮铃铃”的车铃声此起彼伏。不算太多的汽车也开始往大路上开,开车的人似乎很喜欢按喇叭,似乎汽车喇叭能提醒周围骑自行车的人:我可是有身份的人,让着点。
人流逐渐拥挤,整个镇上顿时喧闹起来。
“老刘,听说咱们县分来个副书记,只有二十出头,是个刚毕业的小青年?”
“你听他们鬼扯,我听我们家大盛说了,人家萧副书记是从中央下来的!都到中央了,那能是刚毕业的吗?”
“是吗?可我瞧着昨天那电视里头,萧书记看着年纪是不大啊?”
“人家中央的领导,就不能保养得好点吗?”
“老刘,这中央的领导,怎么会搞到我们这来?”
“这是什么话?我们这很差吗?河对面就是市区呢!……要说萧书记怎么下来的,这个我倒是没问……”
旁边一个听得笑起来:“我说老哥,年轻干部从上面下来,那是下来锻炼的。”
“哦,那就是过路客了?吓,我还以为来个年轻的能有点干劲,把我们厂整顿整顿,看来又没指望了。”
……
萧宸来到区委上班之后,谢阳书记第一件事便是找他谈话,把县里去年的几个主要数目汇总给他看了下,这就算是正式分配了工作,从现在起,全区的经济工作就归萧宸一手抓起来了。
不过这个话说说也就罢了,其实也当不得真。虽然这个年代党委比政府的权力重很多,常委会里头政府这边基本上只有区长和常务副区长两个人能进,其余的副区长们那可就不好意思,您一边玩儿去,常委会恕不接待。
但是关于这个管经济就有个问题,按说区长是负责行政这一块的,经济很显然也在其负责的范围之内,而且还是个主要内容。那萧宸这个分管经济的副书记究竟该怎么个管法就难说了,哪些事该他管,哪些事该区长管,从来没有明确的说明。在这种机构臃肿、功能重叠的情况下,一般来说,谁更强势一点,谁管的事就多一点,反之就只好大袖一摆靠边站了。
不过这里面也有个变数,那就是书记的态度。在下面工作重叠的时候,书记这个“掌总”的说话就是定论。
谢阳书记今年已经五十八了,再有个两年就要到站,而区长林志立则只有四十七岁,在官场上属于正当年。而且据萧宸在市委隐约听到的一点口风来看,书记和区长的班子搭得还不错,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争执。
通常来说,这样的情况下,萧宸一个外来户副书记要想真拿到管经济的实权,难度就非常大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