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镀镀金,将来也好大力提拔,于是直接任命他儿子为牙将,放在了刘安邦的手下。
刘安邦无可奈何。兵部尚书把儿子放在你的手下,那是对你的信任,换别人尚书大人还不放心呢?他只好眼看着自己的得力下属张牙将赋闲在家,倒把个什么都不是的人变成自己的下属。
好在顾卫东倒也知趣,他自知对战事一无所知,所以干脆每天什么都不管,只是随军行走,天天开会就往那里一坐,散会起身就走。顾尚书在他出征前就告诉过他,不要领兵打仗,胜没有必要,因为战功如何完全是自己说了算,但一有败仗可就麻烦。所以顾卫东每天里早睡晚起,遛鸟逗狗,除了不能逛妓院,其他生活一如平常。
要是换了别人,顾卫东也不敢出声,但一个黄毛小子,身份地位如此之低却敢请命领军,他自己现在也二十七八了,居然连一个黄毛小子都不如,这让他多少有点受刺激,当下出声呵斥。
卫青冷冷的瞧着这位牙将。他对这人的底细心知肚明,这位顾牙将由于总是贪睡,有时行军也不肯起床,没办法只好专门给他做了一个抬床,一旦行军就抬着他,军中早有怨言,刘安邦也是十分不满,只是碍于他强硬的后台,敢怒不敢言而已。
但别人怕,卫青可不怕,他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个见习什长而已,至多是让他变成小兵,还能降多少级?所以他冷冷的回答道:“顾将军,有志不在年高,军中之事,唯才是举,咱们又不是考进士,一定要先中了举人才能考。现在形势危急,但有一丝之计能扭转局面都应当听一听。”
顾卫东大怒,没想到一个小兵也敢当众顶撞自己,他虽然知道卫青和刘安邦的特殊关系,但这种关系在他顾卫东眼里就是一个屁,什么样的关系能比得上他和他老爹兵部尚书的关系?
“来人!”顾卫东大喝:“把他拿下!”两边静悄悄的,无人应声。
顾卫东脸上一红,看向帐边卫士,正要发作,刘将军咳嗽了一声:“顾将军,现在仍是我在统军,中军帐里,如果我在,他人是不得发布命令的,本朝军法已行百十年,顾将军不要擅自违背。”
正文 第二章 克敌三策
顾卫东的脸红的象猴子屁股一样,他哪知道这些规定?他再也坐不下去,恨恨的瞪了卫青一眼,转身出帐。
刘安邦看着卫青,他心想这孩子虽然初生牛犊不怕虎,但还需要些历炼,有空得教一教他。于是对卫青说道:“卫青,军旅大事,不是随便想个主意就行的。你还年轻,要多历炼才行。”
卫青却不肯就此退却。他扬声说道:“刘叔叔坐困愁城,却不肯听卫青有何计策吗?”
刘安邦有些尴尬。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连“坐困愁城”的话都说出来了,他的确是坐困愁城,但谁又不是?
“好吧!你说。”他有点不满的回答。
“在下有三条计策可用!”卫青早已想好,立刻回答。
刘安邦不由笑了起来:“是上中下三策吧?”心说这孩子可能!现在这可是真的打仗,不是演戏。
“没错!”卫青不理会刘安邦的讽刺,一口气说下去:“上策,对这八百敌军围而不攻,请左路军总指挥定远吴将军会同中路军,将主力悄悄移师到这里,金军看到我们对这个据点久攻不下,必然会想办法在此渡河,我们等对手渡河之时,或先假意退却,再以主力攻击,或等其半渡而击,必可获大胜,如果动作够快,可把金军的船只抢得,就此突破南河防线!”
这番话说出,整个中军帐中一片惊叹。果然,这个将计就计的方法还真是出人意料,而且真是妙计!
刘安邦心中又惊又喜,没想到卫青居然有如此谋略。他兴奋的有些坐不住椅子了,半欠着身子问到:“还有两计是什么样的?”
卫青看到刘安邦和帐中其他人的表现,就知道这一回他终于得到机会了。他当下说道:“中策,我军全军连夜移师,直击敌人据点,以万人之力攻击敌人八百人,不出半个时辰必克。大江两岸消息难通,对岸金军就算知道我们有什么动作一时也反应不过来,何况半夜三更,他们绝不敢冒险渡河,就算渡河,从准备船只到军队上船再到过河也要大半天时间,此时我们已经得胜,立刻回防,可速战速决,而且不会危及防线。下策,就以现有军力施计再攻,如果小侄领军,十日之内,必克!”
刘安邦慢慢坐下,心中思量。这三计说的还真对头,特别是前两计,的确是好计。只是,第一计不是他刘安邦能做主的,如果没有走漏消息还好,但大军